莫老太太微微蹙眉掃了梓嫣一眼,感覺到莫老太太情緒的變化,梓淳忍不住去細細打量這位二堂姐,梓嫣小姑娘若是不看臉上那尖酸刻薄的表情小模樣還算眉清目秀,年紀隻比她大一歲,頭戴一對點翠的白玉環,坐姿規矩,眉梢微微上挑,似譏非譏的瞅著自己。
瞧著老太太麵色不愉大夫人忙笑道:“四姑娘果真有孝心,也怪不得老太太偏疼。”
“得了得了,別說我偏心,今兒我這老太婆也做回散財童子,既是賞了四丫頭,大丫頭和二丫頭的也少不了!”莫老太太說著招手叫來嬌容一通吩咐,嬌容應是,福身下去。
“行了,先生快到了,大丫頭和二丫頭先去上課,待午後我命嬌容將東西給你們送過去。老大媳婦也回去吧,一家子事都還等著你處理呢!”
林氏和梓綺、梓嫣一同離開福安堂。
莫老太太摟著梓淳靠在引枕上問道:“來,跟祖母細說說這些年在莊子上,都識了哪些字?《三字經》可都學會了?”
梓淳偎在莫老太太懷裏,掰著手指頭數數:“《三字經》已經學會了,《百家姓》和《千字文》也學過了,到母親去世的時候……”
聽到梓淳說《百家姓》和《千字文》都學會了,莫老太太心中很是驚訝,才九歲的孩子竟識了這麼些字,今早丹楓將四丫頭昨天下午練習的一張大字拿給她瞧了,雖說筆法還稚嫩,但字體寫得極為規整端莊,那時還感歎謝氏將四丫頭教的很好,這會卻又感歎這孩子的聰明了。
聽她聲音漸漸暗了下去,莫老太太摟著她的手微微緊了緊,和聲道:“四丫頭別難過了,人死不能複生,隻要你今後過得好,你母親也就有了安慰,你也別怕以後會有人欺負你,有祖母護著你呢,就算祖母老了,護不了你了,你還有你大哥哥不是?你大哥哥是個好的,將來定能保護你不被別人欺負了去。”
梓淳吸了吸鼻子,小腦袋在莫老太太懷裏蹭了蹭,悶悶的應了一聲,莫老太太笑著拍了她兩下,笑道:“呦,快別往祖母身上蹭,早上剛換的新衣裳呢,你這一把鼻涕的蹭上去,祖母可要心疼的。來來,咱們接著說剛才的話,你還學了什麼?”
“也沒什麼了,《幼學瓊林》才學了一篇……”
“這可是正好,咱們家裏給請了女先生,姑娘們都是要念書的。你可知咱們莫家的本家是在京都金陵?”見梓淳點頭才又繼續說道:“在南邊,尤其是京都,那裏的姑娘們不僅需要學習針黹女紅、管家廚藝,還要學習琴棋書畫,有才華又賢德的女子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梓淳鼓著小腮幫,疑惑的看著莫老太太,古代不是都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麼?要不林妹妹進賈府時,賈母那一句“不要做個睜眼瞎罷了”說的怎麼就那麼理直氣壯呢!
莫老太太瞥了梓淳一眼,似是清楚她的疑惑似的,頗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又說道:“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那都是些混話,太祖皇帝登基之初就說過,男子可讀書做官,女子可識字明理,一國之中,文化才是興國之本,那本《幼學瓊林》也是太祖皇帝編撰而出,起初太祖也曾下旨興辦女子閨學,可很多人家都不願自家姑娘將時間一味浪費在琴棋書畫之上,那閨學也隻辦了幾年便收了,不過,那次雖不成功,影響卻不小,京都各家官員家裏均都請了西席教授姑娘,到如今也成了一種習慣,一個姑娘家將來要想說一門好親事,不僅要看女紅廚藝、管家理事的能力,還要看你的才學!所以,四丫頭呀,你今後可要跟著先生好好讀書,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