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端午將至,喜收節禮(修)(1 / 2)

半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過,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梓淳對這個叫大啟的國家有了大體了解,自秦朝滅亡後,原本應是李淵稱帝,而雲耀國則是另一個人比李淵早一步揭竿而起,建立新王朝,比唐朝建國時間隻早一年,時至今日朝代變更,出現了大啟,相當於中國曆史中的明朝時期,太祖皇帝名為尹嗣承,各方消息彙總之後,梓淳可以肯定這位太祖皇帝也是穿越人士一枚,據說前朝京都本是在涿郡(今北京),可尹嗣承平定叛亂之後卻做出將京都南遷至金陵(今南京)的決定,貌似是因為這位同穿老鄉極為喜歡金陵,梓淳猜測,可能他前世就是南京人,所以才做出這個決定。而今是豐慶十九年,皇帝是尹嗣承的兒子尹罄為帝。

梓淳放下手裏的書輕輕籲了口氣,原來在這個陌生的時空也有與她同樣穿越而來的人,這也算是她人生中的一件喜事了——他鄉遇故知啊,老鄉見老鄉,可惜上演不了兩眼淚汪汪的溫情戲。

“姑娘早些歇了吧,晚上在燈下看書很傷眼睛的。”今天早上去上房問安,回來的時候變將被調教了一個月的瑾兮和淺茗帶了回來,如今兩人倒是大變樣了,有了大戶人家丫鬟的派頭,因此,丹楓也被重新調回莫老太太身邊,今晚是瑾兮值夜。

梓淳點頭,瑾兮收了書,服侍梓淳躺下,滅了屋子裏的燈,才回到外間的軟榻上休息。

第二天一早醒來去上房請了安,與老太太用了早飯,大夫人林氏來商量過端午節的事宜。

端午節在古代是比較隆重的節日,尤其是官宦人家,講究就更繁瑣,需要準備的東西也更多,不僅麝香、冰片等物要派人采買,節日要穿戴的衣裳首飾也要新做,還有幾口人的香囊香袋、還有香角子,百歲索、艾虎,還得準備各式各樣的粽子、端午家宴……一大堆的事情都需要來請示。

梓淳照常去了書齋上課,下課與眾姐妹到了別回到福安堂,大夫人婆媳兩個還在商量著家宴要擺在哪一處,用哪一套餐具等等,等到魏紫和景玉來提醒改用午飯了,兩人還說得意猶未盡,相約午睡起來接著商談。

梓淳見兩人談興正濃,很識趣的利索吃了午飯回自個兒院子裏歇晌,待午睡醒來,照常做了一個時辰的女工,再到福安堂時大伯母剛剛離開。

梓淳細瞧了莫老太太的神色,見她毫無疲憊之色,這才放心蹭到她身邊撒嬌賣乖。

莫老太太摟著她親熱了一會,梓綺梓嫣並梓舒三姐妹一塊來陪莫老太太享受天倫之樂,莫老太太見今兒人來得齊就把跟大夫人商量的事給三個姑娘說了一下:“再有十來天就是端午節了,今年的端午節跟前兩年一樣,靖王府別院裏在大明湖上安排了龍舟賽,靖王太妃照例會邀請各家女眷前去觀賞,按照慣例要給姑娘們做新衣、打新首飾,明兒下午錦繡坊的針線娘子過來,我看著大丫頭、二丫頭的個子都長了些,去年的衣裳怕是不能穿了,正好重新做上幾套,四丫頭的夏裝不多,趁著這次機會一起多做一些。另外金玉樓的人也會送首飾單子過來,都看看喜歡什麼樣子的,選好了一起訂做了去。”

“我也要做新衣裳嗎?針線房已經給我做了很多件了,穿不了多浪費呀。”梓淳扯了扯莫老太太的衣襟,小聲問道。

莫老太太摟了摟她道:“你這丫頭倒是實在!針線房上做的急,做工自然及不上外麵繡坊裏頭做的,再說了,我們家雖不是大富的,但也是正兒八經的官宦人家。你身為禮部主事千金,哪能太寒酸了,過節就該做新衣裳,滿府裏連下人都做了,難道獨獨漏了一個你去?姑娘家哪還有嫌衣服首飾多了的?”

梓淳不說話了,半個月前才剛做好了十來件衣服,這會又要做,阿彌陀佛,萬惡的封建社會,大家閨秀的生活果然夠奢侈!

又陪莫老太太說了會子話,一同在福安堂用了晚飯,各自才散了。

第二天下午果然就有繡坊的娘子過來了,各院裏都派了人去量身,梓淳這邊的是給莫老太太量完過來的,又讓她挑衣裳樣子,梓淳瞧著都覺得不錯,就指了一個名藍色寬袖短襦配裹胸百褶長裙的樣式、一個紫丁香色對襟褙子配煙紗散花裙的樣式,那娘子記了下來方告退離府。

梓淳屁股還沒坐穩,老太太就派嬌容來,送了一份首飾單子,上麵不少首飾都被勾了名字。

嬌容解釋道:“上麵打了勾的是老太太覺著不錯的,姑娘看看還有哪些是喜歡的也一並圈了出來。”

梓淳每個圖樣都看了一遍,覺得莫老太太的眼光還是不錯的,選的首飾簡單大方,有種低調的奢華之感,且金銀首飾很少,大多是玉石珍珠類的,基本都是梓淳喜歡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