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的眼光自然是極好的,我就再添一個鏤空雕花水晶釵、一個珊瑚綠鬆石蜜蠟的珠花、一對紅翡翠滴珠耳環,就這些吧。”
嬌容收了單子,屈膝行禮,轉身回了上房。
接下來幾日,知府府交好的各府都送來了節禮,什麼同知、布政使、按察使、鹽運使一家都沒落下,在大夫人忙著給各家準備回禮的時候,連遠嫁雲南的姑奶奶、在杭州本家管理家族生意的三老爺、在金陵做禮部主事的二老爺都相繼讓人送了節禮回來。
最先到的是杭州本家的三老爺的節禮,來的人是三房夫人馮氏的陪嫁婆子黃媽媽,總共拉了三大車東西回來,梓淳姐妹幾個都好奇在杭州富甲一方的三叔會送什麼好東西回來,都不約而同的跑去上房湊熱鬧。
大夫人指揮府裏的下人將八口大紅朱漆樟木箱子搬進福安堂的院子裏,整齊排好,鄭媽媽和大夫人的陪房方媽媽將各箱子一一打開,跟在大夫人身後仔細清點,丫鬟素馨、迎春、連翹、木槿各拿著紙筆一一記錄在冊。
丫鬟婆子湊到了一起,小聲議論著,幾個姑娘領著丫鬟在各個箱子之間穿梭,看到什麼精巧物件就摸摸或驚歎一番,院子裏一時熱鬧了起來。
梓淳扶著莫老太太走到箱子旁,頭三口箱子裝的全是布料,各色彩緞、紡綢,織錦緞,雲錦,蜀錦,石榴綾,蟬翼紗,軟煙羅,綾羅綢緞,應有盡有,看得人目不暇接。
杭州,果然不愧是絲綢之路的發源地種類繁多,色澤豔麗多彩,品質也是一等一的!
“這幾匹蟬翼紗和軟煙羅顏色倒是鮮亮得很,適合你們這些年輕小姑娘們穿,待都上了冊,你們幾個小的都選上一匹,回頭正好做了夏衫穿。”莫老太太伸手摸了摸幾匹料子,滿意的點點頭。
梓綺幾個都高興的應了,轉頭又接著看其他的。
大夫人伸手拿過素馨手裏的冊子,上麵記錄的是各種瓷器、玉器擺件,走到莫老太太跟前,指著另外兩口箱子說道:“三弟今年送回來的瓷器、玉器著實不少,老太太也來瞧瞧吧。”
莫老太太扶著梓淳走了兩步,看著兩口裝瓷器的箱子道:“是不少東西,老三倒是有心了。瞧著這對壽山石盆景不錯,就添到給靖王太妃的節禮裏頭去吧;還有這一對青釉梅瓶,送給閔道員最合適……”
大夫人笑著應了,莫老太太又從裏麵挑了幾樣出來,一個是巴掌大的碧玉雙耳活環扁肚瓶,一個是檀香木雙麵雕花插屏,一個是象牙雕的纏枝葡萄映玫瑰花的花果籃子;還有三套琉璃茶具:梅花淩寒粉彩茶具、紫琉璃纏枝梅花茶具和一套越窯青瓷茶具,分別給了梓綺、梓嫣、梓淳。
三老爺送來的東西裏麵還有一些珍貴的藥材、杭州出名的胭脂水粉、樣式新穎的絹花、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兩種名茶等等,也都各自挑了一些給三個女孩,三個女孩都高高興興謝了莫老太太。梓淳在心裏直呼發財了,恨不得天天過端午,收禮收到手抽筋才好。
像是約好了似的,大夫人剛把三老爺送的節禮登記在冊,送入庫房,還沒等喘口氣,緊接著遠嫁雲南的姑奶奶也送了節禮回來,因為路途比較遙遠,送來的東西大部分是易放不易壞的雲南特產,藥材一類必不可少,像是滋補養身的冬蟲夏草,治療頭痛、風寒濕痹的天麻,主治跌打損傷、消腫去痛的百寶丹等,那百寶丹梓淳瞧了,其實就是雲南白藥,不過是把噴霧藥粉做成了丹丸的樣式。
吃食方麵也不少,像是有理氣化痰、止痛消炎作用的香櫞,加工成蜜餞,密封在陶罐裏,足有小半箱,與曬幹的雞腳菇、玫瑰茄洛神花、昌寧核桃、普洱茶餅之類的裝滿了一個大木箱;最為出彩的卻是織工精巧、圖案別致、色彩極為絢麗的傣錦,不論是莫老太太、大夫人,還是梓淳、梓綺這些姑娘家,都非常喜歡,有的是成匹的料子,也有做成了床單、被麵、窗簾、門簾的,還有兩架極為精致華麗的傣錦屏風,就這些也裝了滿滿的兩大箱子。
梓淳還瞧見幾隻活物——黑不溜秋的烏骨雞,據說這東西最是滋補養人,不想那位素未謀麵的姑姑竟還讓人一路養活著送了來。
幾天後,莫家二房,也就是梓淳的便宜爹的端午節禮也到了,送來的東西和三房的大同小異,隻是數量上少了許多,也多了些金陵特產和民間不常見的玩物,像是幹百合、雨花石、雨花茶、金陵折扇、木雕、牙雕、雲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