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將至,忙起來的不止是大夫人林氏和下人,還有家裏的姑娘們。
端午節有將五彩線係於手腕上的習俗,針線房早早將五彩絲線準備妥當,一部分留作自用,另一部分按照份例分發給各院主子。
莫府家規,無論嫡庶,男子七歲分院而居,女子十歲僻院獨住。
姑娘院子裏規定教養媽媽一人,一等丫鬟兩人,二等丫鬟四人,三等粗使丫鬟六人、粗使婆子兩人。
如今知府府裏隻有三位姑娘,大姑娘梓嫣年初已滿十二歲,卻至今未分院單住;二姑娘梓綺於今年二月也已滿十歲,卻仍與大夫人林氏住在一個院子裏,三姑娘梓淳才不滿九歲,倒還未到分院的年紀,仍住在老太太的福安堂,因此針線房隻需將五彩絲線分給兩院主子,再由兩院各自分配即可。
雖說如此,可分到梓淳手裏的五彩絲線還是不少,滿院子的丫鬟雙手雙腳都纏上兩圈還有剩,不過梓淳不喜直接用五根彩線纏到手腕上,便用五彩線編了許多手鏈,有的是打了一串蛇結叫做好運連連,有的是用五彩線編的鳳尾結,有的是中國結樣式……
梓淳將上輩子編過的手鏈樣式想了個七七八八,編了好多出來,自己挑了幾樣喜歡的帶上,讓丹楓分別給莫老太太、大夫人、兩位堂姐各送去了一些,自己身邊的幾個丫頭也一人給了一條。眾人見這手鏈精致新穎,比那單纏於手腕上的五彩線不知好看了多少,都羨慕的不行。
端午節流行佩戴香囊,梓淳的女紅得自謝氏的真傳,平日裏也沒少做香囊、荷包、繡帕之類的小物件,這個時候就用得上了,梓淳瞅著下午的空當讓瑾兮將她的針線簍子拿了過來,和前兒個學成歸來的瑾兮和淺茗一起挑了四個做工精細、圖案新穎的還未裝熏香的香囊出來,把香囊裏麵裝上冰片、麝香、薄荷等物縫好,又做了穗子親手串上去。
大伯母一家的香囊自由大伯母操心,梓淳做的也隻準備給自己、莫老太太和兩位堂姐用,莫老太太自來喜愛牡丹,因此送給她的是一個花開富貴的香囊;給梓綺的是繡了卡通圖案HelloKitty的香囊,給梓嫣的則是繡了美羊羊的香囊,自己留了一個流氓兔騎單車的……
梓淳手裏正把玩著幾個香囊,就見丹楓捧著一個雙掌大小的木屜到她麵前。
“姑娘瞧瞧,這是剛剛老夫人讓景玉姐姐給姑娘送來的,說是從姑奶奶送來的節禮裏頭找出來的,叫什麼玫瑰茄的,喝了還能美容養顏呢。”
玫瑰茄,又叫洛神花,花朵的藥用、食用價值極大,這東西在前世的時候很受女性歡迎,那時她上網查了不少關於洛神花的信息,洛神花具有清熱解渴、幫助消化、利尿消水腫、養血活血、美容養顏的功效,還能消除消除宿醉、清涼解渴、振奮精神、食而有味,對抑製喉嚨發炎也有顯著的效果,她還記了幾種洛神花的食用配方,都是比較不錯的,像金蓮花玫瑰茄茶、玫瑰茄冰菊茶、山楂洛神蜜、玫瑰茄排骨湯、玫瑰茄酒等。
“這可是好東西呀,大伯母、大姐姐、二姐姐那裏都有送去麼?”桌上的小木屜製作的很精致,看上去小巧可愛。
丹楓點頭:“景玉姐姐說都送過去了,老太太自個兒留了一罐子,剩下的就給姑娘送來了。”
梓淳點頭,小聲嘀咕了一句:“也不知道祖母她老人家知不知道怎麼用這洛神花。”轉身讓淺茗端了紅泥小火爐來,找來前兒個老太太開胃用的山楂,洗淨去核,和玫瑰茄一起丟到砂鍋中煮,待煮開三分鍾後,晾涼了調入蜂蜜,倒入茶壺裏,瞧著差不多是吃晚飯的時間了,便與丹楓端著去了莫老太太的屋裏。
**********
臨近端午,衙門裏的應酬就多了起來,一連幾天大老爺都是早出晚歸,今日難得府衙公務不多,便將應酬都推了,早早回了府裏,回到錦琉院卻不見大夫人,便問了給他端來茶水的碧玉。
大夫人身邊的四個丫鬟迎春、連翹、素馨、木槿都是大夫人陪嫁過來的丫鬟,十分忠心,從來不會主動往爺們身邊湊,也常常被大夫人安排盯著錦琉院裏不安分、多心思的丫鬟,可今日誰也沒料到大老爺會提前回府,迎春和連翹兩個跟著大夫人和方媽媽去了庫房,幫忙挑選給靖王妃的端午節禮,素馨去了針線房交代做香囊、百歲索、艾虎的事,木槿則被指派去了大廚房,監督下麵管事采買糯米、荷葉等事,就這樣,倒給了別人鑽空子的機會。
碧玉是府裏的家生子,老子娘原本在老太太院子裏侍候,是個三等婆子,後來喝酒誤事,被扁到莊子上,正是梓淳呆的梨園,曾服侍梓淳的曹婆子,後來因碧玉被調到錦琉院而棄梓淳回到莫府,被安排到了廚下做個不起眼的小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