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笑著屈膝一禮:“女婢浣紗,是靖王妃的貼身侍女,姑娘是莫府四小姐吧,王妃請姑娘前麵說話。”
梓淳呆呆點頭,跟著浣紗盯著一腦門子眼刀往前走,待來到靖王妃麵前,她終於瞧清了靖王妃的麵容,靖王妃麵容端莊慈祥,若非全身上下衣著配飾華貴典雅,看著還真像一個鄰家老太太。
梓淳上前落落大方行李問安,又討巧的給靖王妃奉了茶,靖王妃問了幾句話,梓淳也一一朗聲應答。
靖王妃見她雖年幼,但舉止言談不俗,又落落大方,心裏便喜歡了幾分,又拉著她的手問了幾句家常話,便將腰上佩戴的一塊極品墨玉雕蘭花紋的玉牌摘了下來,親自掛在梓淳的裙上。
莫老太太待要推辭,卻見靖王妃擺了擺手:“這玉牌也不是什麼貴重東西,我與這丫頭頗合眼緣,留給她玩罷。再者說,吃人手短,想要吃到四丫頭研究的新巧點心,總得讓我安心。”
靖王妃這般說莫老太太也不便推辭,便讓梓淳收下。
正說著話亭子外邊有丫鬟稟報:“王妃,時辰差不多了,可否開始賽龍舟?”
靖王妃瞧了瞧天色,發話開始賽龍舟,不多時便聽到外麵熱鬧的喧嘩聲。
賽龍舟前是要請龍神的,堤上早擺好了祭台。莫謹廉是濟南的父母官,因此大明湖上的請龍祭神的儀式的主是由莫謹廉來擔任的。
衙役有條不紊的將雞、豬頭、果品、米、粽子等貢品擺好,莫謹廉待一切準備就緒方站到主祭位置道:“端午祭祀開始,請龍!”
禮儀官忙道:“請龍!”
樂者聞令奏樂,顧禮焚香仰拜。
禮拜完畢,禮儀官又道:“祭神!”
莫謹廉高頌祭文,而後道:“拜!”
眾官員忙跪拜在準備好的蒲團上,岸邊的百姓也紛紛下跪。
莫謹廉又道:“興!”
直至三次,眾人才起身,燃放爆竹,祭神儀式完畢。
此時,湖麵上靠著岸邊,早停了十幾艘的龍舟,此外,不遠處還停著幾艘畫舫,更有小船在畫舫間穿梭,又過了一會,就有打著赤膊的壯漢三三兩兩出現在岸上,梓淳看了看沙漏,知道賽龍舟就要開始了。
隨著一聲號角響起,從湖心小島附近同時劃出四五條龍頭龍尾形狀的窄船,分別塗了赤、黑、青、白、藍等顏色,這便是競賽的龍舟。五條龍舟已經一字擺開,就聽一聲銅鑼響,龍舟如同離弦的箭一般向前衝去,四周頓時響起喝彩叫好加油的聲音,一時間人聲鼎沸。
各船上異口同聲的喊著口號聲,與船上唱神的歌聲交織在一起,讓岸邊的百姓們興奮不已,都高喊著助威,龍舟的終點是官員所在的廳前,龍舟上的水手動作一致的拚命劃船、力爭第一。
很快五條龍舟到達岸邊,最終贏得第一的是青色龍舟,靖王妃看得興致勃勃,顯然是對這場龍舟賽極為滿意,重重賞了奪得頭籌的龍舟,眾女眷見靖王妃如此慷慨大方,便也紛紛出錢打賞,這時梓淳才知道出門前祖母塞給自己一荷包銀子是多麼明智。
接下來是龍舟會,又有五條龍舟到達湖中心,但見那龍舟頭尾高翹,船身雕刻成龍型,又有彩畫裝扮。船分三層,船頭上站著的龍頭太子選了濟南城內的有長相端正的小孩子裝扮,一邊的秋千上下擺動著;中層擺了一列弓、弩、劍、戟等兵器和旗幟,中間坐兩排人了敲打鑼鼓,端坐在前麵的一個是唱神。下層兩側是劃船的水手,四角都插滿了彩旗。
五條船中的其中一條停在官員家女眷所在的曆下亭前的水麵上,一條在眾官員所在的廳前,另外三條則在百姓觀看的附近停留。
待一聲號角吹響,五條龍舟上的鼓吹手同時吹奏,唱神同時高歌《龍舟頌》。此時,忽地每條船下都從水底鑽出了幾個幼童,繞著龍舟表演起來節目來。
到了晌午時分酒樓便差人將酒菜送了過來。靖王妃那裏自有人驗了食物,方才讓端了進來。
雖然龍舟會沒有結束,但靖王妃年事已高,熱鬧了一上午便覺得倦了,隻略微吃了一點便撂下筷子,四個丫鬟見狀便叫人抬了軟轎來,陪著靖王妃先行回府了。其他女眷們也都覺得身上疲乏,見靖王妃走了,都吃了幾口坐了一會兒便各自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