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營績效、企業家能力與現金股利分配(1 / 3)

經營績效、企業家能力與現金股利分配

公司治理

作者:柯希嘉 高明華

【摘 要】 基於“北京師範大學企業家能力(CCEIBNU)數據庫”數據,從企業家能力涉及的人力資本、關係網絡、社會責任和戰略管理四方麵研究經營績效、企業家能力與現金股利分配的關係。研究發現企業家綜合能力、企業家人力資本和社會責任能力與現金股利分配顯著正相關,而關係網絡和戰略管理能力則與之顯著負相關。經營績效與現金股利分配顯著正相關,企業家綜合能力、人力資本和社會責任能力對該正相關關係有顯著正向影響,而關係網絡和戰略管理能力則有顯著負向影響。

【關鍵詞】 經營績效; 企業家能力指數; 現金股利分配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8-0035-05

一、引言

企業經營績效的提升能否轉化為投資者現金回報一直是理論界關注的課題。中國上市公司長期以來存在的“一股獨大”現象,大股東濫用控製性地位導致中小股東利益在現金股利分配中常常受到侵害。隨著證券市場相關政策法規的出台和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現金股利分配水平偏低的狀況已經有所轉變。這種變化一方麵得益於製度的完善,另一方麵也得益於企業家能力的提升。隨著上市公司整體股權集中度的降低,大股東控製性地位出現動搖,企業家逐漸擺脫大股東的全麵控製,企業家精神逐漸弘揚,回饋投資者的責任感逐步增強,從而使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水平不斷提高。這種轉變不僅利於上市公司的良性發展,也利於中國證券市場的長期繁榮穩定。

通過對中國上市公司經營績效、企業家能力與現金股利分配關係相關文獻的研究,並運用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中國上市公司企業家能力指數(CCEIBNU)”數據庫相關數據中2013年中國上市公司樣本,從企業家人力資本、關係網絡、社會責任和戰略管理四個方麵的能力考察經營績效、企業家能力與現金股利分配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以及企業家能力對經營績效與現金股利分配關係的影響。

二、文獻回顧與假設提出

(一)經營績效與現金股利分配

關於經營績效與現金股利分配的經典觀點來自Miller & Modigliani(1961)的股利“無關論”,他們認為如果具備有效的資本市場和完備的市場秩序,那麼公司經營績效與股利分配之間不存在相關關係。但眾多學者堅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無關論”所假設的情況,在現實的資本市場無法滿足,所以得出經營績效與股利分配無關的結論。Baker & Smith(2006)對剩餘股利政策研究後發現,經營績效是影響股利分配水平的重要因素。Gugler(2003)運用奧地利相關數據發現,經營績效與股利分配呈正相關。劉淑蓮等(2003)運用中國上市公司數據發現,現金股利分配與資產負債呈現顯著負相關,與淨資產收益率呈現顯著正相關。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秩序仍不健全,還不能如“無關論”所說,是一個完全有效的市場,因此,研究堅持“股利相關論”的觀點,提出如下理論假設:

H1: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越高,越能帶來現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