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個體特征差異與預測準確度
公司治理
作者:施先旺 李誌剛 劉拯
【摘 要】 分析師預測對資本市場參與者的行為有著重要參考價值。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被跟蹤公司特征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文章以分析師自身特征為切入點,研究分析師之間個體特征差異對其預測準確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其擁有的一般經驗和企業經驗正相關;進一步研究發現,男性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提高主要通過企業經驗的積累,而女性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提高主要通過一般經驗的積累;就職於小型券商的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兩種經驗的關係較強,而就職於大型券商的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其經驗沒有顯著關係。文章的結論為投資者如何使用分析師預測提供了更詳細的指導。
【關鍵詞】 分析師; 一般經驗; 企業經驗; 性別差異; 券商規模; 預測準確度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8-0053-06
一、引言
作為資本市場的信息中介,分析師通過對公司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傳遞,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程度,促進了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分析師預測對投資者行為和資本市場走勢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其預測準確度對發揮分析師的職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我國資本市場迅速發展而信息環境還不理想的情況下,研究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分析師預測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Brown et al.(1987)發現,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被跟蹤公司的業務複雜性相關;Lang and Lundholm(1996)的研究表明,規模、異常盈餘較小的公司,分析師對其預測較準確。李丹和賈寧(2009)發現,上市公司所處地區的製度環境越好,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越高,離散度越小。白曉宇(2009)認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越透明,跟隨該公司的分析師數量越多、預測準確度越高、離散度越小。
總的來說,目前對分析師預測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財務特征、信息披露等方麵。這些研究在取得大量成果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之一就是忽視了分析師自身特征對其預測準確度的影響。Kothari(2001)研究發現,受雇於不同規模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其預測準確度存在差異。本文推測,在我國分析師行業快速發展及製度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分析師個體差異會對其預測準確度產生影響。因此,本文以分析師一般經驗和企業經驗作為個體差異的代理變量,研究其與預測準確度的關係,並進一步考慮分析師性別、券商規模對上述關係的影響。
本文的貢獻有以下兩個方麵:(1)不同於以往大量研究外界因素對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本文從分析師自身出發,考察了分析師個體特征差異對其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從而豐富了分析師預測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2)本文發現在背景不同的分析師之間,經驗積累與預測準確度之間的關係存在差異,這為投資者如何使用分析師預測報告提供了更詳細的指導。
二、文獻綜述、理論分析及假設提出
(一)分析師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因素
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受其跟蹤公司的規模、盈利變動幅度、盈利狀況和會計信息質量等因素的影響。Lang and Lundholm(1996)發現,公司規模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負相關;Kross et al.(1990)發現,盈利波動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負相關;Hwang et al.(1996)發現,在同一行業中,跟蹤虧損企業的分析師,其預測準確度較低。儲一昀等(2011)從信息質量的角度出發,發現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越充分、質量越高,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越高。此外,Bertrand and Schoar(2003)發現,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曆的分析師,其預測準確度相對較高。Michael and Walther(2003)認為,隨著經驗的積累,分析師預測準確度會得到提高。Jackson(2005)發現,擁有良好聲譽的分析師,較少受利益驅使,更傾向於發布客觀的研究報告,其預測準確度較高。上述研究表明,分析師預測準確度除了受公司特征的影響外,也受到分析師個人特征的影響。
(二)一般經驗、企業經驗與分析師預測準確度
Clement(1999)研究發現,由於從業時間較長的分析師積累了較多的經驗,掌握了較多的基礎技能,其預測準確度較高,因此,分析師具有的經驗可以較好地代表分析師個體間存在的差異。Grubber(1996)發現,基金經理從業經驗越豐富,其業績越好。在分析師行業,經驗積累同樣重要,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分析師不僅具備一定的人脈基礎,有更多渠道去挖掘信息,而且能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高效地從獲取的信息中作出準確的預測(劉聰,2009)。隨著從業時間的增長,分析師對經濟趨勢的識別能力、財務報表的分析能力會隨之增強,增長了一般經驗;隨著對特定企業的持續跟蹤,分析師對該企業財務報告特點有更深的理解,並與企業管理者建立更加密切的關係,從而更容易獲得私有信息,積累了企業經驗。樊錚和宋樂(2010)發現分析師預測經驗與其預測準確度呈顯著正相關關係。汪要文(2013)發現,我國分析師跟進公司的時間越長就越有經驗,繼而其預測就會越準確。
綜上所述,從業時間的增長可以積累相關經驗,從而提高分析師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對特定公司的長期跟蹤可以掌握該公司的經營特點,獲取較多的私有信息。因此,分析師的一般經驗和企業經驗越充分,其預測準確度越高。故提出第一組假設:
H1a: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一般經驗正相關。
H1b: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企業經驗正相關。
(三)性別差異、分析師從業經驗與預測準確度
行為金融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解決問題的能力、風險偏好和認知風格等方麵存在差異,繼而性別能對分析師經驗與預測準確度之間的關係產生影響(Hardies et al.,2010)。Fellner and Maciejovsky(2007)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厭惡風險,並且女性在涉及財務相關的事件方麵比男性更為保守。Jacob et al.(1999)研究證明,相比於男性分析師,女性分析師對不確定性的容忍程度更低,依賴性更高,個人樂觀主義更弱,所以其更相信公有信息,會有更強的動力挖掘和分析公有信息。男性分析師則更加理性,具有更敏銳的數理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Hyde,1990),更傾向於花大量的時間搜集、閱讀和整理私有信息(Hudgens and Fatkins,1985)。此外,我國男性在社交方麵有著一定先天優勢,相較女性可以較快地拓展社會關係,男性分析師比女性分析師可獲取較多的私有信息。因此,相對於女性分析師,男性分析師更多地運用企業經驗所挖掘的私有信息作出預測。故提出第二組假設:
H2a:男性分析師預測準確度提高主要來自於企業經驗的積累。
H2b:女性分析師預測準確度提高主要來自於一般經驗的積累。
(四)券商規模、分析師從業經驗與預測準確度
現有文獻關於券商特征如何影響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存在較大爭議。一方麵,Clement(1999)發現,大型券商可以為分析師提供優質的信息資源,從而提高分析師預測準確度。樊錚和宋樂(2010)認為,就職於大型券商的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較高。另一方麵,Easterwood and Nutt(1999)指出,大型券商因受到承銷股票的經濟利益、維護良好客戶關係等因素的影響,其所雇傭的分析師在作出預測時,往往帶有樂觀偏差,降低了預測準確度。管總平和黃文鋒(2012)指出,在我國製度背景下,來自大型券商的利益衝突從四個方麵影響分析師預測準確度:(1)證券公司的影響,為了獲得承銷股票帶來的巨額收入、與現有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業務關係或吸引新客戶,分析師預測會帶有樂觀偏差,從而使準確度降低;(2)機構投資者的影響,為了不損害券商的主要客戶的利益,分析師會較少發布機構投資者的負麵預測;(3)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影響,為維護與券商持股公司的關係,分析師對此類公司有托市行為,使預測準確度降低;(4)分析師自身利益,分析師為保持其傭金等個人利益的需要而發布帶有樂觀偏差的報告。此外,李悅和王超(2011)的研究結論表明,分析師預測準確度與券商規模之間沒有顯著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