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行政管理倫理失範改革路徑研究(3 / 3)

四、高校行政管理倫理失範改革路徑

上一章節分析了高校行政管理倫理失範的原因,找到了問題的症結之處,針對這些問題找到改革的路徑,以期解決我國高校行政管理中倫理失範的問題,使得高校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地發展:

(一)加強高校內部德育環境建設

優化高校內部德育環境和氛圍,讓高校中的行政人員都自覺接受這種良好的道德熏陶,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加強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德治”觀念,使得高校行政人員道德建設得以提升。一方麵,樹立先進科學的高校行政管理倫理觀,建立以服務為主導的行政觀念。破除舊的思維,解放束縛人自由反戰的枷鎖,才能克服由市場經濟所帶來的負麵影響所造成的高校行政管理倫理失範現象,才能使得倫理觀點不發生迷失或者偏離,從而進一步提升各自的倫理道德水準,盡快重塑我國高等教育行政倫理基礎的目標。另一方麵,要在高校內部積極開展有關倫理教育的宣傳,從思想意識上引起高校的重視。在校內,積極弘揚正確、符合社會發展的道德價值觀,大力宣傳合理科學的倫理精神,加強倫理觀點的潛移默化的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精神建設環境。

(二)完善高效內部行政權力的保障和製約機製

建立健全高效行政權力保障與製約機製,首先要強調法律的重要作用,使得高校行政權力的使用向法製化靠攏。在高校行政權力出現異化的時候,依靠法律的手段進行規製,依托法律的支撐使得高校行政管理更加規範合理。其次,倡導“服務型行政”。要求高校內的行政人員徹底摒棄原有的“官本位”思想,使得行政權力在行使的時候以行政服務作為終點,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切實改變原有的工作作風,將服務意識貫穿高校行政管理始終。最後,加強責任規製,實現高校行政權力規範化運行,通過一係列的獎懲措施將責任落實到每個行政人員身上,用以減少由於大學官僚製所引起的倫理自主壓力。

(三)轉變考核方式,規範學術道德

對於對建製單位的科學進步真正做出貢獻的研究人員不要吝於獎勵,抑製學術積極性,建議應設計一套行政性評價的標準,綜合考慮學術人員作為員工的所有表現,但也不能單純的以績效來評價,在對有貢獻的工作者進行獎勵時也應該采取適度原則,不能過分誇大與後進人員的差距,既要肯定先進工作者的成績,又要以此激勵後進人員,真正到達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績能夠促進其建製單位科學健康發展。樹立正確的學術價值引導製度,為學術人員通過一個明確的製度規範,保持其健康穩定的學術道德心理,給予其充分的學術自由的空間,使其在任何誘惑麵前都能克製自己,從而避免很多學術失範問題的產生。

參考文獻:

[1]牛亞芳.高校行政管理倫理失範及對策研究[D].2010.

[2]唐任伍,盧少輝.儒家文化對現代管理的影響[J].太平洋學報,2006.

[3]田雪飛,史萬兵等.我國高等教育製度倫理的維度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4]劉家明.高校去行政化的倫理途徑[J].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