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保:幫學生圓夢是大學教育的核心價值
專題
作者:李娜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方案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重點之一,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製,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等各項改革措施,使得教育改革再次成為社會焦點。
在國內,全國人大代表、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稱得上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校長。1988年,李建保以優異成績從東京大學博士畢業後毅然回國工作,1992年被破格晉升為清華大學大學教授,當時僅32歲,領導的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世界矚目。2002年他擔任青海大學校長,四年任期率領學校快速發展。2007年在新海南大學成立,瞄準“211工程”的關鍵時刻,李建保出任海南大學校長。
6年來他帶領海南大學步入“211工程”大學行列,從一個二本線還需要調劑生源的大學,發展到現在許多省份要高出一本線許多分,甚至必須是第一誌願填報才能被錄取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提高。博士學曆教師人數翻番,到賬年度科研經費增加了10多倍。校園規劃彰顯椰風海韻,具有鮮明的熱帶環境特色,成為全國最美校園之一。
在西部和南部兩所地方大學擔任校長10多年的李建保,對高等教育有著自己的體會和感悟。2014年全國“兩會”前夕,本刊記者采訪李建保。作為在高等教育一線躬身前行的實踐者,他認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對教育發展提出了進一步要求。當下是教育的重要轉型期,也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從大往細了做,從外延往內涵的重要內容,高等教育更要以人為本、提高質量,實現內涵式發展。”
內涵式發展,提升人才科技創新
海南大學是海南省內規模最大、學科覆蓋麵最廣、教學質量最高的綜合性重點大學。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和原海南大學在2007年合並而成。目前在校學生規模約4萬人。在熱帶農業、海洋水產與科技、旅遊、海島資源利用以及黎族文化等相關學科領域,有特色和比較優勢。幾年間海南大學從一個不起眼的大學,快速成長為一個有較高聲譽的“211工程”大學。綜合實力提升這麼顯著,與學校一直堅持內涵式發展,不斷提升科技人才創新分不開。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進一步強調了新的曆史時期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海南大學以“211工程”建設為帶動,在推進內涵式發展上進行了積極努力和有益嚐試。
李建保在海南大學2013年的講話中在這方麵做了很好的總結。海南大學首先以提升理念為先導,引領內涵式發展,經過合並之初的規模擴張,學校科學研判所處的發展階段,及時推出了“三大轉型”戰略和“六校”方針,並通過持續推進幾年來學校新增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訓基地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新增教學質量工程國家級項目15個。承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成倍增加,引進了包括中科院“百人計劃”等一批高層次人才,多個富有特色的創新團隊嶄露頭角,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大步邁上了新台階。
其次,學校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內涵式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始終緊抓不放。開辦“文理實驗班”,設置“冬季小學期”,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拓展學生高層次發展機會。“‘冬季小學期’就是專門請候鳥式的專家學者上課。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望,我們因地製宜在每年的冬季,利用海南溫暖的氣候條件,邀請一大批國內外學者到海南大學給本科生授課,並且作為學分課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國內外的一些非常著名的專家學者走進海南大學課堂,使海大的學生能夠直接分享到一流的教學資源,師生都收益!‘冬季小學期’不僅知識豐富,而且專家們的成功經曆,對於引導學生勤奮成才,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