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傳祿 中國高爾夫平民化推廣第一人
關注
作者:餘維峰
在人們的印象中,高爾夫是一項奢侈運動,讓人敬而遠之。但是現在廣東中大高爾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種創新式的平民高爾夫,讓這種帶著“貴族”氣息的高雅運動走進了尋常百姓生活中。他們公司生產的“室內18洞高爾夫球場”設備,更是讓普通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暢打世界高爾夫球場。
可是,他們是如何讓這項“貴族運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帶著這個疑問,本刊記者走進了廣東中大高爾夫科技有限公司,麵對麵采訪了廣東中大高爾夫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彭傳祿先生,零距離地感受了該公司的“室內18洞高爾夫球場”設備的獨有魅力。
廣東中大高爾夫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坐落在廣東東莞市鬆山湖高科技產業園區內,這裏依山傍水、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這是一所成立於2009年9月的年輕公司,是全國第一家 、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室內18洞高爾夫球場”設備生產公司。中大高爾夫的創辦者彭傳祿先生,早年經營傳統化工行業。由於幾年前在一次應酬當中,客人在飯桌上大談高球,而彭先生當時對高球可以說是一無所知,還以為他們正在談論的是藍球什麼的,結果弄得很尷尬。客人們甚至用一種鄙夷的眼光來看他,竟然連高爾夫都不知道,真是太落伍了!有了這樣不愉快的經曆,彭先生回來之後便痛下決心,一定要了解高爾夫,學會打高爾夫,“當然,那時還不敢說要幹這一行,但至少希望能對它有所了解。”彭先生這樣說道。原本對高球一無所知的彭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已成為了業界知名人物。
他創新研發的“室內18洞高爾夫球場”設備更是贏得業界的一片讚譽,彭總有一次去國外旅遊,在一家酒店下榻,晚上無聊,發現這個酒店有高爾夫配套服務,還以為是高爾夫球場,過去一看原來是室內高爾夫俱樂部,使用一種電子高爾夫設備,在幕布上就可以打高爾夫了,看後彭總感到非常奇妙,認為這種設備在中國一定有很廣闊的市場。中國人多球場少,打球費用相當高,普通老百姓無法接觸高爾夫,如果用這種設備來代替球場,豈不更好,既符合國家大方向產業政策,又迎合普通人士消費的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彭總決定引進國外技術,在國內生產“室內18洞球場”設備。
在中大高爾夫俱樂部,讓廣大球友津津樂道的是中大高爾夫科技公司生產的最先進的電子高爾夫18洞球場設備及電子拍攝揮杆分析係統。
記者注意到,“室內18洞球場”設備是采用電腦三維圖像處理的模擬技術和運用高速運動物體測量,而技術使用高清晰度投影儀,在屏幕上模擬真實的高爾夫球場場景和高爾夫球飛行場景,讓癡迷的球手仿佛處於真正的球場一樣真實灑脫。
據廣東中大高爾夫科技有限公司的專業工程師介紹,高爾夫球軌跡分析係統可以準確分析飛行軌跡和打球時的各種參數,從而幫助球員迅速提高打球水平,包括揮杆姿勢分析係統,通過記錄球員打球姿勢並與專業教練的姿勢進行對比,可以精準地分析球員打球姿勢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快速提高打球姿勢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