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寇立國 馳騁商界的“球俠”公益使者(1 / 2)

寇立國 馳騁商界的“球俠”公益使者

關注

作者:焦景莉 段長青

他是一個白手起家、勵精圖治的商人;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高爾夫球迷;更是一個熱心公益、親身實踐的社會活動家……

那一年他13歲,從東北隻身來到北京打拚,在繁華的大都市裏,這個來自山裏的孩子發誓要“活出一個樣子來”;十多年過去,他憑借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誠懇待人的態度、踏實做事的風格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就是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擁有六家子公司的立國集團有限公司當家人——寇立國。

永不言棄,

白手起家當老板

“成功也有捷徑,就是把看似不可能,變成可能,再把可能變成現實!”這是寇立國的成功密碼。

1980年,寇立國出生於肇東市尚家鎮尚家村。七八歲的寇立國就開始有了生意頭腦,販賣粉筆、鉛筆,冰棍……13歲時,由於家境貧寒難以支撐他繼續上學,寇立國加入了“倒包大軍”的行列,和鄰居一起販賣小商品、送“財神”貼畫,開始了他最原始也最艱苦的商旅之路。“我的第一桶金200塊,幾乎是用命換來的。”寇立國回想起來當時情景仍曆曆在目。那年冬天,他和鄰居一起去加格達奇,遇到了暴風雪,年幼瘦小的寇立國陷入積雪中,怎麼掙紮也出不來,大人們走了一段路之後發現跟在身後的“小不點兒”不見了,開始四處尋找,找到他時,他已經凍得說不出話來,渾身青紫。

寇立國十五六歲時就踏入湖北、湖南、陝西等地,跑遍了大半個中國。腳底板下跑出的不僅是堅強,還有勇氣。他敢見大人物,敢上大場麵。一次在山西大同推銷煤氣節能網,他幾經輾轉見到一位保險公司的老總,老總被這個滿臉稚氣、嘴巴靈巧的小推銷員打動,一次幫他賣了幾百個煤氣節能網。

從此,寇立國悟出了借力使力的門道,他開始“組團”出擊。1997年,隻有17歲的寇立國在北京和深圳分別組織了幾十個業務員,成立公司,推銷節能網、按摩器和電動剃須刀等小商品,他采取分片區銷售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銷,收益成倍增長。那一年,他賺了10多萬元。

寇立國明白賺錢的能力是吃苦的能力,更是對機遇的把握能力。2005年,寇立國遇到蘇州朋友潘海波,他手中有從廢舊電纜中提取銅、鋁、金、銀、錫等金屬的技術。轉戰多個領域的寇立國看準商機,同潘海波共同斥資合作成立蘇州環保公司。

寇立國篤定:“堅持就是勝利。”2006年,他集團旗下的科技公司成功代理全球技術排名第一的OPEN Predictor故障預警係統,成為他奮鬥人生中一個裏程碑。“有了我的員工,才有今天的立國集團。”年輕的寇立國也迎來了企業發展的春天。

經過多方努力,2012年8月21日,總建築麵積超過4萬平方米高達32層,高度近100米的立國大廈工程在肇東小城奠基開工,大廈落成後將實現肇東乃至整個綏化地區的三個唯一:唯一高度近100米的32層建築、唯一一所四星級酒店、唯一一條地下商業街。在寇立國的概念裏,“建立國大廈就是為家鄉做件實事,”以此提升家鄉的城市形象,建成綏化地區的地標性城市建築。

目前,總注冊資本達1.05億元的立國集團,已經發展成一家以房地產開發和建築工程為主要產業的多元化集團公司,下設立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灝業中興建材有限公司、北京立國偉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聯智安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寇立國也真真正正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個白手起家、勵精圖治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