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彭晉峰 一個轉業軍人的商海傳奇(1 / 2)

彭晉峰 一個轉業軍人的商海傳奇

關注

作者:何雙

巍巍太行,氣勢非凡。澤州縣南村鎮陳莊村,就坐落在太行山南端。這個荒涼貧瘠的村莊,集居著百餘戶人家,他們世世代代在吝嗇的黃土地上拋灑著汗水。

1965年1月的一天,一個男嬰出生在陳莊村彭家的小平房裏。在長治淮海機械廠工作的父親彭振華,期望兒子將來能立大誌,成大器,因此,給兒子起名為“晉峰”。

學海無涯苦作舟

彭晉峰自幼勤奮好學。小學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陳莊村七年製學校的初中班。後來由於奶奶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為了給父母減輕負擔,彭晉峰主動承擔起照顧奶奶的重任。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學習,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彭晉峰便如饑似渴地捧著書本,不斷吮吸著知識的瓊漿。初中畢業後,彭晉峰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梨川高中。每次放學回家,彭晉峰總是癡迷地寫著,算著。晚上做習題太費煤油,彭晉峰舍不得多用。有月光時,他就坐到院子的磨盤上,在月光下做習題。母親把吃的菜籽油都節省下來,供彭晉峰點燈。

有一年冬天,由於用腦過度,再加上寒風侵襲,彭晉峰患了頭疼病。直到後來,他頭疼得實在頂不住了,隻好休學回家。

彭晉峰失去了上學的機會,但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在以後的日子裏,想方設法多讀書、讀好書。於是,他開始在村裏四處尋找書籍。舊的新的,古代的現代的……

離開學校後,彭晉峰先後到煤礦和衛生院工作過一段時間。他不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盡管生活很貧苦,但他能苦中作樂,在逆境中尋求人生的坐標。回望兒時的生活,童年時代那盞小小的煤油燈,就像那些島嶼上的航標燈,在彭晉峰的一生中不滅地閃現。

創業艱難百戰多

十八歲那年,偶然的機會,彭晉峰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年後,他從部隊轉業。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迅速在中華大地上刮起了一股強勁的改革旋風,經商旋風。彭晉峰早已經預感到希望的春天已經來了,他要抓住這個大好機遇,大幹一場。

1994年,在大家的不解中,彭晉峰說服了家人,向上級遞交了辭呈,一個猛子,紮到滾滾商海中,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艱難坎坷的創業之路。

同年11月,彭晉峰用多年積攢的血汗錢作資金,成立了自己的摩托車專賣店。在摩托市場獲得巨大成功的彭晉峰,根據市場發展新動向,又一次果斷決定:進軍工程機械產品銷售領域。彭晉峰趁熱打鐵,及時把握市場導向,注冊了晉台物資貿易中心,開始經銷江西宜工工程機械產品,經營業績穩步提升。

市場危機四伏,天有不測風雲。1996年,躊躇滿誌的彭晉峰給江西發去幾車皮的生鐵,結果由於用人不當,八十萬元貨款無法追回。在彭晉峰的再三追要下,隻換回來滿滿一卡車的襯衣和領帶。初遇挫折的他鼓足勇氣,親自帶領大家到街頭擺攤設點,兜售襯衣和領帶,並將自己騎的摩托車賣掉,東借西湊,給員工發了工資。

之後,彭晉峰拿著父親的房產證做抵押,向銀行貸了幾萬元錢,準備開辦一家小飯店。經過多方努力,藍寶石飯店生意越來越好。但躊躇滿誌的彭晉峰並不滿足,他下定決心,一定要通過創業,彰顯退伍軍人不畏艱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當他看到市區群眾“看病難”、“求診難”時,就產生了創辦“醫療呼叫服務中心”的想法。為此,他找親戚朋友四處借款,好不容易自籌資金30萬元,在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下,創辦了全市首家“醫療呼叫服務中心”。

長江之水滾滾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一係列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政策的相繼出台,彭晉峰敏銳地感覺到:國家將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新型的晉城市城市建設規模必將愈來愈加擴大,城市建設項目的紛紛上馬,必將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彭晉峰一定要東山再起,在工程機械銷售上做大文章,下大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