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薑鍾 一位律師的平民情懷(1 / 3)

薑鍾 一位律師的平民情懷

關注

作者:焦景莉 李宏彬 鄭蕾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正是別人羨慕“鐵飯碗”的時代。對於從小就有一種敢於擔當和拚搏精神的薑鍾,卻厭煩了這種安逸的生活方式,他做出一個讓親朋好友非常吃驚的決定——辭職離開公務員隊伍。當初的決定成就了現在的薑鍾,就如他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一樣,不說後悔。因為患得患失不是他的性格,創新未來才是他的追求。

輾轉人生 執著夢想

1993年,年僅25歲的薑鍾下定決心要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汪國真的“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的激勵中,他懷揣“把法律用到刀刃上”的理想,加入了一家律師事務所。

雖然很多年過去了,但對於自己的第一次出庭,薑鍾仍記憶猶新,因為這意味著他在從事法律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個堅實的台階。

在薑鍾剛剛加入律師事務所不久,就發生一起青少年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案件。薑鍾接手此案後,看到被告人的戶口本上記錄已滿14周歲。但是當他了解案情時,被告人的奶奶無意說出被告人在很小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能夠早點接父親的班,虛報了兩歲。並埋怨說:“當初真不該多報兩歲,讓孩子早上兩年學,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被告人奶奶無意的兩句話,為薑鍾的辯護帶來了轉機,也讓被告人抓到了“救命稻草”。

薑鍾立即申請法醫及有關權威部門對被告人進行骨齡鑒定,同時在開庭現場為被告人作無罪辯護。在大量的證據麵前,原告也認可了被告人的實際年齡隻有12周歲,法官依據有關法律,宣布被告人無罪釋放。

事後,在場的法官和同事們都誇讚薑鍾作為新律師,第一次接手案件,就能對案件了解的如此細致,將一個即將打入“鐵窗”的孩子拉回了校園,繼續享受人生寶貴的青春歲月。是薑鍾讓法律真正體現出了賦予的神聖。

案件結束後,這個孩子繼續回到了校園上學,並順利地完成了學業。如今,已經工作、結婚、生子,一家人其樂融融。他把薑鍾當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至今時不時來看望薑鍾。

薑鍾欣慰地說,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手的案子,所以比較認真也比較細心。這為我以後的律師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每遇案件,都會認真地分析、悉心地了解,不然一個小小的失誤也許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家庭的幸福或者毀滅、一個企業的發展或衰落。

心懷正義 不懼危險

2000年,司法部出台新政策,開始在全國一些地區實行個人律師事務所試點。已經做了7年律師工作的薑鍾,不但經驗豐富,還接手了幾個漂亮的案件,成為當時石家莊比較優秀的律師,他抓住時機,開辦了薑鍾律師事務所。

律師事務所開辦不久,薑鍾便接手了一個南方某省的案子。一個在石家莊服現役的軍人,正在吃飯的時候被老家的公安局帶走了,被指控故意殺人。到了軍人的老家,連同他父親也被抓走了,並說是故意殺人的共犯。

薑鍾接手這個案子後,了解到這名軍人和妻子一年前結婚,結婚後提幹。在部隊提幹後沒有多久,他妻子就被殺害,屍體在江麵漂浮多日後被發現。

女方家控告說軍人提幹後,瞧不起自己的媳婦,將其殺害,沉於江水裏麵。女方家人還把屍體抬到這名軍人家中鬧了一年多。因為缺乏有力的證據,案子折騰了好幾年,也沒有定罪。但是,軍人和他的父親一直在監獄之中度日如年。

為了弄個水落石出,薑鍾在向被告人的父親搜集證據時得知被告人家中有一顆傳家寶夜明珠。當初,原告家想得到這顆夜明珠,才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被告。婚後,被告人的媳婦一直打探夜明珠的下落,在被告人沒有在家的情況下,被告人的媳婦請老公公喝酒,並將其灌醉,問存放夜明珠的真實地點。被告人的父親裝醉,編了一個地址。結果,在兒媳婦按著老公公說的地點去尋找夜明珠的時候,被老公公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