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塑胡風的奇女子(1 / 1)

重塑胡風的奇女子

史海備忘錄

作者:白岩

1955年5月,胡風被捕,其妻梅誌也被押走。直到1961年2月,老母親與世長辭,梅誌才被放出來料理喪事。喪母之痛,以及一去六載杳無音信的胡風,都在揪著她的心。經過不斷奔走、要求,直到1965年夏天,公安部終於答應讓她探監。一別十年,他們終於見麵了。

胡風性格剛烈,寧折不彎。在秦城監獄被關押的十年裏,他被提審過幾百次,還沒完沒了地讓他寫交代材料。這樣的精神折磨讓他無法忍受。他曾為此絕食抗爭,想一死了之。然而,他記起被捕的前幾天和梅誌共同立下的誓言:“要咬緊牙關,忍受一切已來的和將要來的打擊,絕不走自毀的道路。”他在被關押十年之後,才被判十四年徒刑,剩下的四年監外執行。

在回到家裏的第一個晚上他和梅誌的談話中,有一段話最能說明梅誌對於他是何等重要。他說:“你知道多年來我一直有一種想法嗎?萬一……你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那時我就想,出來後,隻向你討五元錢,到天津塘沽,那汪洋大海就是我的歸宿。”

這發自感情深層的心聲,道出了沒有梅誌就沒有胡風的真情。梅誌是胡風的精神支柱,這就是胡風活過來的重要緣由。

1970年,胡風被改判為無期徒刑,關進四川省大竹縣第三監獄服刑。不到五年時間,他就從裏到外改變了模樣。

當梅誌到監獄與胡風相見時,她禁不住失聲痛哭起來。然而,此時她所見到的,隻是胡風肉體被摧殘的表象。當她和胡風獨處的時候,她在痛苦之外又加了一層恐懼:她發現他已語無倫次,思維不清。他神情麻木,不叫不動,有時叫他也不動。她清楚地意識到:他的精神崩潰了。梅誌決心盡自己的全力保護他、照料他。

梅誌要求留在獄中照料胡風。從此,她過上了編外犯人的生活。

可是,要修複一個人精神上的創傷談何容易。胡風已被大獄生活規範得服服帖帖,不敢吃、不敢睡。他見到監獄管理人員,立即站起來雙手下垂,擺出一副聽訓的姿勢。頭一天,梅誌就碰上了難題。她給胡風做了一碗雞蛋麵,但說什麼他都不敢吃。他說:“這不是我應該吃的東西,將來會鬥我的。”直到梅誌生氣了,告訴他:“你大膽吃吧,要鬥你,我擔著。”他才敢吃。

到了晚上,胡風不敢上床睡,說是怕幹部叫,來不及出門。後來說服他上床睡了,卻不敢脫衣服;睡到半夜,又突然驚醒往床下跳。梅誌按住他,見他渾身打戰,嘴巴歪斜,兩眼發直。梅誌把他攬在懷裏,讓他慢慢地靜下來。

為了幫胡風從恐懼中擺脫出來,梅誌常常和他一起回顧他們共同奮鬥過的歲月,一道緬懷故舊老友,給他講安徒生童話,背誦他喜愛的古典詩詞。

此後的幾年,她就這樣和半瘋半癲的胡風在獄中朝夕相伴。1979年出獄時,胡風除了身體孱弱之外,精神完全正常。胡風在獲得自由後的短短幾年裏,出版了《胡風晚年作品選》和《〈石頭記〉交響曲》,還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兩個口號”之爭寫下了十多萬字的記述。

作家冰心曾說:“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梅誌為這句話作了最好的注解。

【選自白岩著《名家散記》中國文聯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