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璧山有個“毛大膽”(1 / 2)

璧山有個“毛大膽”

當代風采

作者:唐浚中

2014年9月17日晚,璧山區“9.18”特大暴雨的前夜。

沒有任何預兆,暴雨突起。

健龍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毛澤生連忙去陽台收衣服。

“啪啪……”狂風裹挾著豆大的雨滴,敲打在窗戶上。

“好久沒下這麼大的雨了。”毛澤生心裏默念道。

突然,毛澤生心裏“咯噔”了一下:老紅旗橋升級改造,旁邊臨時搭起的簡易橋,能否經得住衝擊?

2014年9月15日,健龍鎮的紅旗橋拆除重建,為了方便群眾出行,施工單位搭建了臨時人行便橋。

那晚,毛澤生一夜沒睡踏實。

櫃子裏有件迷彩服

暴雨下了一夜,到2014年9月18日早上,還沒有減弱的趨勢。

毛澤生比以往起得更早,匆匆趕往鎮政府。

路過臨時便橋,眼前景象頓時讓毛澤生的心揪了起來——

“砰砰……”不斷有漂浮物撞在便橋橋柱上。

臨時便橋一旦被衝垮,會切斷村民通往城鎮的主通道。

加快腳步,毛澤生來到自己辦公室,打開櫃子,迅速換上一件迷彩服。

在毛澤生的櫃子裏,從來都備著一件迷彩服。

而這要從2005年5月1日的那個下午說起。

其時,健龍鎮一棟樓五樓的住戶家突發火災。

“快打119。”麵對飛來橫禍,居民們慌了神,亂作一團。

就在這時,恰好路過的毛澤生一個健步,從圍觀人群中衝進樓道。

“消防隊到這裏至少要半個小時,大家快來和我救火。”毛澤生衝著人群大喊。

一嗓子下去,頓時讓驚慌失措的居民恢複了冷靜。

可怎麼救?

“用臉盆端水,我去潑!” 毛澤生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再次衝在前麵。

一盆盆水,通過居民的手遞給毛澤生。

20分鍾後,大火被撲滅。

可他身上的白襯衫已然被熏得黑黢黢的,袖口也燒出了窟窿。

從此,毛澤生就在辦公室的櫃子裏放了一件迷彩服:“便宜,壞了也不可惜。”

幾年下來,毛澤生櫃子裏的迷彩服換了20多件。

曆經8次洪災、8次火災,協助公安抓過小偷無數,毛澤生大多穿著迷彩服參戰。

“一旦看到他換上迷彩服,就知道肯定哪裏受災了。”同事朱玉鳳說。

居民都叫他“毛大膽”

2014年9月18日上午8點30分,毛澤生從辦公室折返到臨時便橋。

此時,健龍鎮政府啟動了一級應急預案——封鎖臨時便橋,疏散群眾。

河水湍急,平日橋麵要高出水麵4米多,現在已不足2米。

“清除橋柱下的漂浮物,排除安全隱患!” 健龍鎮政府啟動二級應急預案!

下橋清障,誰來打頭陣?這讓指揮部犯了難。

“我到得早,了解狀況,讓我去!”申請人正是毛澤生。

對於毛澤生的主動請纓,搶險指揮部並沒有覺得意外。

毛澤生膽子大,愛當排頭兵的習慣很早就在所有人心裏紮了根。

2003年1月初的一個夜晚,健龍鎮北邊映紅了半邊天,小河村豐贏塑料廠起火。

璧山消防隊和永川消防隊及時趕到。

“快讓開!這裏有個燒燙的煤氣罐!”一個渾身黑乎乎的人抱著一個煤氣罐衝了出來。

“誰讓你衝進去的!”消防中隊長一陣嗬斥。

來不及細問,水槍立馬調轉槍口,對著煤氣罐就是一陣猛衝。聽著煤氣罐發出的“呲呲”聲,周圍的人連呼“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