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CEO變更影響因素的文獻回顧
會計與金融
作者:陳思嘉
【摘要】高管變更的有效性是公司治理機製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方麵。截止到目前,國內外已有文獻主要從公司業績、內部治理機製等方麵研究了高管變更問題,並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這些文獻為我積極提高我國的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對這些文獻進行了梳理,以期為我國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CEO變更,公司績效,公司治理
一、引言
我國的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變更頻繁的現象。我國作為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隨著公司治理機製的進一步完善,CEO感受到了更大的內外部壓力。有關數據顯示,我國上市公司的CEO更換水平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並且“非常規”更換比率更高。對CEO的任免是公司治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企業將選擇具有何種特征的CEO繼任,且繼任CEO的特征對企業之後的業績的影響同樣吸引了眾多學者進行研究。鑒於此,本文分別對國內外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總結,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未來研究方向,以期為我國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
二、CEO變更的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
已有研究主要從公司業績、股權結構、董事會特征、離職CEO個人特征及外部治理機製五個方麵考察CEO變更的影響因素。
(一)公司業績與CEO變更。公司經營業績是導致高管更換的一個最直接的因素。Coughlan和Schmidt(1985)首先研究了公司績效和高管變更之間的關係,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高管變更是激勵控製CEO的一個手段,並且公司股價越低,CEO變更的概率也就越大。Warner,Watts和Wruck(1988)對紐交所269家1963-1978年發生高管變更的上市公司進行了研究,發現公司經營績效與高管變更顯著負相關。國內學者龔玉池(2001)以1995-2000年發生高管變更的150家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高層非常規更換的可能性與經產業調整後的資產收益率、負營業收入顯著負相關。
(二)股權結構與CEO變更。關於股權結構對高管變更的影響,現有文獻主要研究了大股東、高管持股等方麵對高管變更的影響。Warren(1992)研究了67家公司數據發現,當第一大股東擁有較高的控製股權時或者當公司股權比較分散時,高管人員變更與經營業績之間的負相關關係就沒有那麼明顯。在國內,蔣榮和劉星(2008)研究了中國上市公司2000-2004年的總經理變更,發現總經理變更與董事比例、第一大股東持股率顯著負相關。在管理層持股對CEO變更方麵的影響來說,Denis(1997)研究發現管理層持股比例與高管人員被替換概率顯著負相關。
(三)董事會特征與CEO變更。國內外學者在董事會對CEO變更的影響方麵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董事會領導結構、董事會構成等方麵。關於董事會領導結構對高管變更的影響,目前存在兩種觀點。Goyal和Park(2002)選取了1992-1996年間455家發生了高管變更的公司為研究樣本,823家未發生高管變更的公司作為參照樣本來研究董事會領導結構與高管變更的關係,實證研究證明當董事會與總經理為同一人時不容易更換掉業績低劣的總經理。但是Brickley(1997)的研究結果正好與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