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及稅收的影響
會計與金融
作者:陳瑞紅
【摘要】營業稅改變為增值稅是幾年來國家出台的稅收政策,是我國稅收體製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納稅負擔,減輕了企業的經濟壓力,對經濟結構的優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對企業的內部財務結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主要對在營改增的政策下,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稅收所受到的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字】營改增,會計核算,稅收,影響
營改增是把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是我國在2011年出台的稅收政策。營業稅與增值稅兩項稅種在我國有很長的使用曆史,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但是隨著形勢的變化,兩稅製在施行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很多現實的缺陷和問題,例如:重複納稅、納稅混亂等現象,因此,營改增政策的施行,具有內在的必要性,這也是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趨勢。企業在這項政策下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對於其內部的會計核算和稅收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作用。
1、對於會計核算方麵的影響
企業在過去的納稅模式上,是以兩稅製的模式進行的,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會計核算也是對營業稅和增值稅分開進行的,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化操作,對於企業整體來說,形成的影響有利也有弊。
1.1會計核算的思路和方法的影響。會計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具體資金核查與反饋。實行營改增政策後,會計核算方式會由傳統的分開式轉變為合並式,對營業稅和增值稅的納稅金額計算統一於一個整體,因此在短時間內,會計核算人員的計算思路和方式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階段,變化後的核算方法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熟悉。
1.2成本核算方麵的影響。成本支出在任何企業經營中都是經濟效益的直接影響因素。在以前營業稅和增值稅並存的條件下,企業在進行分開納稅核算時,可以有所側重點,對增值稅發票問題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營改增政策施行後,兩稅製變為一稅製,營業稅直接變為增值稅,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會把增值稅發票的多少作為基礎,大多數的企業基本上可以慢慢適應,但對一些規模不大的企業來說,還不具備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資格,這樣就會對成本核算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可能引起成本的大幅度提升。
1.3對企業的現金流和利潤效益產生積極影響。營改增政策下,企業的納稅機製改變,在對於納稅行為的發生時間上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從自身的發展為出發點,改變了過去納稅直接作用於企業現金流的模式,為現金流提供了很大的靈活空間,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講,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政策對於企業的現金流運作是有積極作用的,可以發揮其最大化的經濟價值。
2、對企業稅收的影響分析
2.1對企業納稅籌劃工作的影響。納稅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必須的考慮內容。企業稅收籌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會有很大程度的影響,營改增政策實施後,改變了企業的納稅籌劃構成,使增值稅的比例大大增加,納稅籌劃的基礎也就轉變為了增值稅發票的數量,這樣就改變了納稅籌劃的思路和模式,使納稅籌劃人員的觀念意識發生改變,而且也深刻的影響著企業的日常運作以及未來合作夥伴的具體選擇。另外,很多規模較小的企業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收集上缺少強有力的實施,會不斷的增加負稅程度,降低了納稅籌劃的具體安排工作的積極性,情況嚴重的話,還會發生逃稅、偷稅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