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公司治理角度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1 / 2)

從公司治理角度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

會計與金融

作者:路晨鍾

【摘要】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是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一環,起著監督上市公司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當前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著披露信息不真實、披露信息不充分和披露不及時的問題,需要從企業內部觀和企業外部監督環境入手進行解決。

【關鍵詞】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一、相關概念概述

公司治理的概念源自於西方工業社會,在西方科技革命之後,企業不斷的擴張,私人企業主無法事無巨細的管理企業的每一個細節,因此企業主就將一部分管理日常事務的權力授予給專業的管理人員來進行管理,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分離。所謂的公司治理也就是針對於企業經營人員的約束和控製行為。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是企業的會計人員編撰的企業相關經營管理中的財務數據,包括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這些數據本質上就是為公司治理服務的,為企業股東和投資者提供企業相關的財務信息,向外界提供更多的企業經營管理狀況。

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規範的重要手段,通過對企業經營狀況、現金流量等數據的審查和披露使得其所有者和投資者能夠清楚資本的使用情況企業的經營狀況。但是在當前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著很多的不透明現象,達不到會計信息披露的本質目的。

1、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的現象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非常的常見,很多公司會對所公布的公司財務信息進行有限的公布,對於企業有利的信息及時公布,對於企業有害的則完全不提;有些公司在公布財務信息時甚至於故意忽略披露規定中的關鍵部分,導致相關所有人無法真實的了解到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具體來說包括了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與公司相關的交易、公司相關的債務信息、公司股東的變化情況等等。

2、披露信息不真實。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所公布的財務信息不真實是困擾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最嚴重的問題,對於我國資本市場的管理和股東資本的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在國內已經被曝光的造價案就包括了綠大地IPO欺詐等,其手段多為利用虛假的經營數據和財務數據來粉飾企業的經營狀況,調節企業利潤、虛假增加企業的營收。這些虛假的經營數據在市場上嚴重影響了市場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和商業判斷,對於資本市場而言,也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3、披露信息不及時。隨著資本市場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融合,我國的資本市場已經不再是一國範圍內的經營決策,而是全球範圍內的競爭也異常的激烈,在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時間就顯得尤其的重要,誰能夠最快的獲得準確的市場信息,誰就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要求在每一個會計年度內,年度財務報告,上市公司必須在會計年度結束後的120天內披露其上年度的財務和經營信息,中期財務報告則需要在每年6月後的兩個月內完成披露,除了年度報告和中期財務報告,上市公司還有義務對企業年度範圍內的重大事項作出披露,這個重大事項披露關乎市場的快速反應,也往往被上市公司忽視,給投資人造成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