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旅遊企業融資問題(1 / 2)

中小旅遊企業融資問題

會計與金融

作者:盧進強

中小企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具活力的主體。在我國,中小企業不僅是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還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近年來,我國旅遊業發展迅速,已成為絕大多數省、市、區的支柱產業、先導產業。隨著新的消費高峰的到來,中小旅遊企業麵臨著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機遇,但是長期以來,融資難一直是中小旅遊企業發展的瓶頸。該文作者在暑期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實地調研了某中小旅遊企業發展融資現狀,結合當前中小企業發展的機遇以及成功的經驗,為中小旅遊企業融資問題提出建議。

一、某中小旅遊企業融資現狀

經營管理不規範,財務控製薄弱,達不到銀行授信條件。據調查,中小旅遊企業多是家族式管理,管理水平較低,財務製度不健全。有的企業回籠款不入賬或坐支現金,銀行對第一還款來源比較難以控製;有的企業不能及時向貸款機構提供財務報表,銀行無法及時了解貸款企業的經營效益、財務狀況和關聯交易情況,難以進行有效的貸前調查和貸後跟蹤檢查。旅遊業不屬於國標行業分類,而是散落在多個國標行業分類裏,其信貸政策界定不能準確定位。旅遊企業資產多屬國家重點保護對象或國有,無法直接采取以風景區資產抵押方式實現擔保,景點經營權質押存在著相關製度不健全等製約因素,影響了銀行貸款的積極性。旅遊企業資金積累慢加劇了融資困難。旅遊行業投資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長,使得旅遊企業普遍受到資金短缺的困擾。另外,旅遊企業固定資產少,難以將資源資本化。旅遊項目用地困難,阻礙融資的步伐。缺乏旅遊用地專項支持政策,絕大部分地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對於旅遊用地規定不明確,可變性較大,使得業主很難大規模注入資金,有較大資金實力的外來投資者也很難介入。

二、中小旅遊企業融資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環境因素。政府因素。政府針對中小旅遊企業的優惠政策較少,對中小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加之對和旅遊企業相關的土地等的嚴格管理,加重了中小旅遊企業的融資困難。金融機構因素。商業銀行在信貸支持上過多的強調安全性,麵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中小旅遊企業,銀行通常把它們的貸款要求拒之門外。另外,中小旅遊企業的審批手續複雜,效率低,關卡多,而且中小旅遊企業財務缺乏健全的財務製度,都使得銀行的信貸支持向大企業集中。信用擔保體係因素。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還不完善,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的機構少,擔保的風險分散與損失分擔及補償製度尚未形成。外部融資因素。銀行是中小旅遊企業主要的外部融資渠道,但是中小旅遊企業很難達到銀行信貸條件。在股權融資上,絕大多數中小旅遊企業達不到上市標準。

(二)自身因素。企業素質較低,信用狀況較差。中小微旅遊企業經營不規範,缺乏健全的財務製度,加之管理水平落後,甚至政企不分,經營風險大。缺乏擔保物,加劇融資困難。中小旅遊企業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財產,難以達到銀行貸款規定的條件,申請貸款困難。另外,金融部門隻規定將景區門票作為質押條件,使得企業申請貸款渠道窄。員工隊伍不穩定,素質呈下降趨勢。近年來,旅遊行業員工流失率較高,員工隊伍素質呈下降趨勢。旅遊高等教育脫離行業需求,難以為旅遊業輸送合格的人才,導致中小旅遊企業缺乏高素質人才規劃滿足企業發展的融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