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審計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會計與金融
作者:張雲芳 溫月振
【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資源和環境麵臨著重大的壓力,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形勢日趨嚴峻,麵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係統退化的現狀,資源環保審計應進一步發揮“免疫係統”功能,促進資源節約利用,維護資源環境安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關鍵詞】環境審計,生態文明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雖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在人們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帶來的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問題卻日益凸顯,長此以往必將製約經濟的發展。目前,保護生態環境的手段越來越趨向於多樣化,不僅僅局限於科學技術方法,經濟、行政、法律等綜合手段和方法也在積極應用,環境審計作為一種新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手段日益為我國所重視,並在實踐中逐步得到了推廣。
一、資源環保審計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經濟取得高速發展,但由於長期以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資源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能源緊張、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嚴峻,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給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十七大以來,審計工作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效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源環保審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繼續加強資源環保審計,維護資源環境安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日益成為資源環保審計工作義不容辭的曆史責任。
二、環境審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四個作用
(一)有效保障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主要是各項資源環境保護資金的籌集、分配、撥付、使用和管理是否合規、合法,促進規範資金管理,保證國家資源環境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安全和完整。通過資源環境方麵的專項資金審計,審查資金的撥付渠道是否暢通,預算執行中有無滯留、滯撥、截留、挪用等違法違規問題,重點揭露資金的分配、使用是否合規、有效,是否存在損失浪費、擠占挪用、騙取套取等問題,促進資金管理的完善和使用效益,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切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資金保障。與此同時,加強資源環境績效審計。突出環境政策績效審查,注重評價生態環境政策和行政控製效果和經濟性。突出法規執行績效審查,注重評價國家資源環境部門督促公眾和企業遵守環境法規的效率。突出生態建設資金績效審查,注重評價資金使用的經濟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突出環保投資項目績效審查,注重評價項目建成後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突出被審計單位資源環境管理係統審查,分析資金管理和使用績效。
(二)有效促進我國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帶來的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問題卻日益凸顯,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資源環保審計進一步發揮“免疫係統”功能,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作為審計工作的主線,重點審計節能減排措施目標的完成情況。在經濟運行過程中,一方麵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麵,更加注重環境保護的力度。重點關注資源環境保護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努力把資源環境保護工程項目建設的合規性與資源環保設施運行的有效性結合起來進行審計,揭示和查處工程項目建設、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和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等問題,確保重點環保建設項目順利實施,維護資源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