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考
會計與金融
作者:何立峰
財政審計是國家審計永恒主題,是發揮審計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係統”功能的重要支柱。30多年來,各級審計機關的財政審計工作為維護財政安全、防範財政風險、規範財政管理作出了積極貢獻。但要實現健全社會主義公共財政體係,完善社會主義公共財政製度的目標,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
一、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概念
財政審計大格局,是以推進公共財政體係的健全和完善、維護地方財政安全為目標,以提高年度審計工作報告的質量和水平為導向,在組織實施上突出整體協作與資源整合,以著力構建財政管理審計為核心,以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財政決算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為骨幹,以相關審計調查為補充的財政審計大格局。實現財政審計目標的大統一、審計計劃大綜合,審計力量大整合,審計資源大組合、審計成果大提升的財政審計工作模式。
二、財政審計大格局的特征
財政審計大格局與傳統的財政審計相比,在定位上更加靈活,組織上更加周密,內容上更加全麵,其特征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審計範圍上麵向全部政府性資金。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對政府收支按收入、支出功能、支出經濟三大體係進行了分類,使政府的各項收支都能得到清晰的反映,以全部政府性資金為主線開展財政審計大格局與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二是審計時間上按財政年度同步實施審計。當前審計機關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所作的審計工作報告一般反映的是上一年度的預算執行情況,不少是以前年度的事項,列舉了以前年度的數據,缺乏時效性。為此,按照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路,審計機關應建立以當年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為核心、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等為主要內容的計劃管理係統,在財政預算執行當年同步實施審計。三是審計內容上融合各專業審計。財政審計大格局主要以財政審計的內容為基礎,還包括對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計、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等。四是審計資源上實現有效整合。在財政審計大格局的目標下,各專業審計都承擔著相應責任,但必須同財政審計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審計機關的整體合力,實現審計機關人力、信息等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審計效率。
三、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路
1.樹立審計跟進理念,不斷拓展財政審計職能。
在新形勢下,財政審計大格局要堅持立足促進公共財政建設,以提高政府財政收支活動和相關經濟活動的管理水平和績效水平為目標,不僅要關注預算盤子裏的資金,而且還要加大對尚未納入預算管理的其他財政性資金的審計力度。在具體審計實施中,要對預算的編製、執行、決算及使用績效實行全程式預算跟蹤審計,把全部財政性資金作為一個係統進行整體“免疫”,規避財政風險,加強財政管理和政府預算,保證財政政策全麵有效的實施;審計思路上要進行全麵轉變,將財政審計和其他審計類型相結合,積極推進聯網審計、績效審計,力爭實現“一審多果,一果多用”,提高財政審計的整體性、宏觀性;及時揭示財政運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潛在風險,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財政資金配置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