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成本控製途徑分析(1 / 2)

企業成本控製途徑分析

會計與金融

作者:劉岩

【摘要】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範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績效、提升整體競爭實力的一項綜合指標。隨著現代高科技廣泛被應用於生產,電腦化、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顯著提高,加上全麵質量管理製度的實施,給企業成本的計量工作以猛烈衝擊,加強成本核算與控製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成本核算,問題,對策

成本核算是對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產品成本的形成所進行的核算,進行成本核算,首先要審核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是否應當發生,是否已經發生;其次是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一、成本核算的內容和意義

1、成本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麵,一是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二是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三是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準確、及時。

2、成本核算的意義。一方麵,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製工作,同時也對企業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製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麵,通過成本核算,可以檢查、監督和考核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反映成本水平,對成本控製的績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進行檢查和測量,評價成本管理體係的有效性,研究在何處可以降低成本,進行持續改進。

二、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1、企業管理層對成本核算不夠重視。企業管理者一般對財務核算不是太懂,全權由會計賬務人員負責。為了體現效益大於成本的原則,企業會計機構設置簡單,配置的財務人員不是正常需求,對於成本核算相當重要的生產車間、倉庫不配備專門成本會計人員,而由其他會計人員同時兼任。會計人員天天隻忙於記賬、算賬、報賬,對成本控製不能全麵顧及,導致成本核算資料混亂,錯誤百出,甚至嚴重缺失。此外,兼職會計現象非常普遍,到了月底,為了應付納稅申報和賬務處理,會計工作隻求從簡,不按規定進行成本核算,而是根據主觀意願進行成本結轉。

2、財會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企業一些財會人員雖然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但缺乏掌握知識的主動性,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能及時更新成本核算的方法。對企業成本核算的各個部門不去認真分析成本占比多少的原因,僅僅是到月底結轉賬務,提不出有利於企業長久良性發展的合理化財務建議。另外,有的財務人員不遵守會計職業道德,不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而是聽從管理者的命令作假賬,設立企業小金庫。

3、成本核算監督不到位。企業成本的多與少沒有一個衡量標準,成本核算發生變化時沒有可以追蹤的責任人。生產企業中,包括采購,領料,分配,廢料回收,成品質量等沒有明確的責任人。

三、加強成本核算的方法

1、企業管理者應該強化成本意識。企業不但要提高經營管理各部門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還要注重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要把企業的成本與企業各管理部門和員工的經濟責任及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變“任務型、控製型”為“效率型、管理型”,除控製製造成本和各項費用支出以外,更注重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成本意識,調動了全體人員管理成本的自覺性,從而不斷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在擬定目標成本時,首先要考慮企業的贏利目標,同時又要考慮有競爭力的銷售價格。由於成本形成於生產全過程,費用發生在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情,每一項活動上,因此,要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

2、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會計人員要不斷更新專業知識,企業可為會計人員提供學習機會。作為企業成本核算會計一定要熟悉法規,會計工作不隻是單純的記賬、算賬、報賬工作,還要時時、事事、處處都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按實際情況反應企業成本,不能為了順應管理者,提供不準確的會計信息。要樹立自己職業的形象和人格的尊嚴,敢於抵製歪風邪氣,同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作鬥爭。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做好會計工作,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也同樣需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否則,就會把知識和技能用錯了地方,甚至參與弄虛作假或者通同作弊。會計人員由於會計工作性質的原因,有機會了解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生產經營情況,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業機密,因此必須嚴守秘密,泄密,是一種不道德行為,會計人員對於自己知悉的內部機密,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嚴格保守,不能隨意向外界泄露商業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