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的政府審計變革初探
會計與金融
作者:張雲芳 溫月振
【摘要】政府職能轉變是我國市場經濟下,經濟政治體製改革的重要內容,對政府審計產生了深刻影響。本文政府職能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戰略轉型期的政府審計應該是建立以法治政府為核心理念,強化對政府公共財政的審計監督;以高效政府為核心理念,加快向績效審計為中心的轉變;以責任政府為核心理念,加強以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為重點的對權力的製約和監督;以透明政府為核心理念。
【關鍵詞】政府,審計職能,變革
政府審計與政府職能轉變相適應,最重要的就是要適應政府職能從無限型向有限型轉變的要求。有限政府的實質性內容就是市場的政府,即以市場為基礎的政府,市場先於政府是有限政府的基礎。按照這種內在要求,加入WTO之後,政府職能的轉變包括三個層次,即需要退出的領域,需要強化的領域,需要轉變的領域。對於我國政府審計而言,同樣也存在“錯位”、“缺位”、“越位”的現象,因此,政府審計必須更新觀念,站在一個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努力與世界審計接軌,盡快實現工作重點的轉移,對於錯位現象需要轉變,對於缺位現象需要強化,對於越位現象需要退出,從而將有限的審計資源真正放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軌道上來,切實創建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相適應的政府審計模式。
一、強化對政府公共財政的審計監督
公共財政既是政府施政藍圖,亦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其範圍不是任意的,公共財政首先是反映政府的活動範圍和公共收支狀況。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曾這樣寫道:”要了解聯邦政府將要做些什麼或已經做了什麼,看一看聯邦政府預算就足夠了。”近幾年來,東西方各國的政府改革,莫不把預算與財務管理改革作為重點之一,製定了嚴格的法律製度對財政預決算的編製和執行進行規範、監督和製約,要求政府在財政管理中實行法治。
而在政府預算以及財務管理當中,政府審計作為政府財政收支的獨立經濟監督,在監督政府依法履行所承擔的公共經濟責任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世界審計發展曆程看,財政審計一般都是政府審計的最初形式,並且一直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永恒的主題”,也是各國政府審計機關的首要任務。在我國同樣如此,”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是第一位的。”履行政府審計職責應遵循政府職責的特點,隨著我國建立法治政府和公共財政體製目標的確立,財政審計的作用將更加重要。
二、加快向績效審計為中心的轉變
追求政府管理的效率即績效,就一直是政府管理追求的基本目標,也是政府管理中一個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政府效率低下、規模膨脹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普遍問題。所謂高效政府,首先是政府機構的人員必須要少而精幹,其次是政府行為必須是有效率的,再次是政府應該和民眾具有互動性,有比較高的效能。一個高效的政府對於持續發展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審計的工作範圍也從單純的財務審計向更廣泛的績效審計擴展,並在促進公共資源有效利用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