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經濟數據看居民收入的增長
經濟研究
作者:馮代欣
【摘要】筆者從宏觀數據看宏觀經濟的運行以河南省為例,就城鄉居民收入方麵進行分析。並依據分析得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我認為可以通過統籌城鄉發展,改變二次型結構;強化收入分配功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積極拓寬增收渠道,促進居民收入的多元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村居民增收速度。
【關鍵詞】居民收入,經濟結構,收入分配,農業
一、城鄉居民收入現狀分析
進入21世紀以來,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水平進一步提高。隨著全省經濟的快速穩步發展,各級政府在擴大就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健全社會保障體係,加大扶貧力度,切實落實各項增收措施等方麵盡職盡責,為確保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的較快增長,生活質量的顯著改善做出了很大貢獻。
(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根據筆者收集出2000年到2012年河南省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統計表可以看出河南省2000年至2012年城鄉居民收入都有顯著提高,其中,城鎮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從2000年的4766.26元到2012年的20442.62元,增長幅度達到76.68%,農村居民人居純收入從2000年的1985.82元到2012年的7524.94元,增長幅度達到73.61%。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平穩增長,但城鄉收入差距依然較 圖
(二)城鄉居民收入構成特點(以最近5年數據為例分析)
1、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依然占據主體地位,農村工資性收入所占比重較低。從筆者收集出2008年到2012年河南省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可以發現:城市中工資收入從2008年的9044元到2012年的13666元,所占比例從53.77%到60.22%;農村居民人居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從2008年的1500元,到2012年的2989元,所占比例從25.02%到30.41%,工資性收入依然不是農村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2、財產性收入成為增收新渠道,但所占比重仍較小。城鄉居民積累的財富不斷增加,理財手段日益多樣化,加之房租上漲,特別是自2009年以後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日趨活躍,土地征占用補償水平提高,帶動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提高,但提高幅度較小。
從筆者收集出2008年到2012年河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占總收入比重情況反映出: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334元,較2008年增長178元;農村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135,較2008年增長82元。城鎮居民財產收入所占比重從2008年的1.12%到2012年的1.53%;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從2008年的0.88%到2012年的1.37%。增速明顯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