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率市場化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1 / 2)

利率市場化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經濟研究

作者:李帥

【摘要】利率市場化是近來年金融市場熱炒的話題,對於企業來說利率市場化的影響是多元的,對於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類型有著不一樣的影響,對於大型企業和傳統企業來說,意味著融資成本上升,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則有著一定的機遇。在麵對這些影響,需要從改革的步驟上下文章,改善銀行業的放貸重點,企業也要注重自身實力的提升。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實體企業,對策

一、背景介紹

所謂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市場的利率以央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金融市場貨幣需求為依據,由金融機構自身來決定利率。利率市場化的本質是企業放鬆對市場的保護,解除對於銀行的利差保護,在充分市場競爭的前提下,實現利率的市場決定。在利率非市場化情況下,市場資金的價格被人為的壓低,這樣就使得民眾儲蓄的意願降低,資金的供給嚴重不足,同時較低的市場價格使得市場對於資金的需求增加,市場供給嚴重不平衡。利率市場化是近來年金融市場被提及率非常高的名詞,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實現,市場的利率將不可避免的向市場均衡利率靠攏。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之下,我國經濟處在明顯的下行周期,在這樣的經濟發展周期中,利率市場化將不可避免的使得企業融資的成本上升,對於經濟的穩定增長來說非常不利。

二、利率市場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1、利率市場化將使得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大企業尤甚。對於企業而言,銀行仍然是企業主要的融資來源,有數據顯示在2013年到2014年,企業的融資成本有明顯的上升,而在利率市場化的情況下,企業融資的成本將會繼續上升。而對於大企業而言,這種融資成本上升的情況會更為嚴重,我國的大型企業在過去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利率保護,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因為這些大型企業對於銀行而言是優質客戶,因此在利率上往往能夠有優惠政策。但是隨著隨著利率的市場化推進,出於行政目的銀行利率保護也就會減少,大企業的融資成本就會上升,而大企業巨大的資金需要會使這種融資成本的上升加劇。

2、資金向高附加值企業傾斜,傳統製造業融資成本上升。穩增長,調結構是當前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在這種經濟發展背景下,銀行銀根緊縮將持續,對於自身優勢已經被明顯削弱的銀行而言,銀行會將更多的資金投入投資回報率更高的高附加值企業,從而替代過去銀行的以規模來擴張的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代表著市場未來的通信、互聯網、環保等產業無疑會會成為銀行的大規模支持,而以傳統製造業為代表的低附加值行業則會被銀行業拋棄,難以得到資金支持,即使能夠獲得市場的資金支持,也需要付出高額的融資成為代價。除此之外,傳統企業對於市場利率變化的適應能力較低,這源於傳統行業的低附加值,很難在短期內適應利率的快速變化。

3、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更加多樣,小微企業獲得資金支持。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選擇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或者轉向民間資本,有限的融資方式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過去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重大障礙。一方麵是中小企業自身的信用等級較低,企業規模有限,因此在向銀行申請貸款容易被拒絕;其次是對於銀行而言,相比中小企業,大型企業的吸引力大於中小企業。而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大企業的政策優勢不付存在,其規模優勢反而成為了其發展的累贅,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信息化時代中大多處於領先或者新興行業,行業競爭壓力較小,其附加值大,且對於資金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小,可以分散銀行在銀根緊縮時期的資金安全和回收率。但是盡管如此,中小企業中的小微企業還是麵臨著一些挑戰,比如利率過高,無抵押擔保,資質不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