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時代校園快遞物流的服務優化
經濟研究
作者:楊覺 張力 毛一帆 張迪 劉鵬飛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快遞業已成為其衍生下發展壯大的行業之一。而作為快遞服務對象的高校師生已占據其中的一部分,可麵對這一不可忽視的群體,校園快遞又該如何更好地服務呢?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以高等院校為例,通過對校園快遞市場模式的現狀進行淺析、研究,提出校園快遞服務存在的問題, 試圖通過對校園快遞服務問題的分析,尋求高校師生和快遞公司能夠取得共贏的思路。
【關鍵詞】電子商務,校園快遞,服務優化
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網絡的迅速普及使得快遞行業有了巨大的提升,僅以2014年為例,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40億件,同比增長52%,最多的一天有超過1億件快遞在寄途中。而在如此龐大的數量中,高校的快遞占有比例不容小覷,
校園快遞在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快遞業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頻頻曝光的快遞公司讓“郵件飛”的事件,更是將公眾對快遞行業服務質量的擔憂推到了風口浪尖。目前校園快遞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都不能滿足廣大師生日益增長和變化的個性化需求,迫切有待改進和提高。
1高校校園快遞的基本概況及問題分析
目前,進駐高校的校園快遞大致有圓通、中通、彙通、韻達等在開展業務,這些快遞公司通常都是在校園內開設代理點來經營,其在校園租用一小塊地方設置簡易的小房間,並配置少許的作業設備工具等。快遞公司的主要服務包括快件配送和代發快件,特殊時期比如寒暑假,學生離校時,校園快遞物流也會發生一定作用,他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校內的學生和教職工人員。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校園快遞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校園快遞配送方式混亂不協調。由於校園快遞服務受到校方嚴格限製,因此快遞派件出現以固定和流動方式並存的現象。固定代理店設置多而雜亂,同時出於租金成本的考慮,快遞企業會選擇在遠離師生生活區的區域,導致師生寄、取郵件的不便,同時所租場所大多空間狹小,快件堆放散亂,丟失、損壞的情況比比皆是。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沒有在校設置代理店的快遞企業,它們一般是利用特定時間在學校的校門口或是校內圖書館前、教學樓前找一塊合適的地方,將快件堆放在地上,然後以電話或短信通知取件人來取走,這樣的服務使師生不得不臨時領取郵件,因此這樣的方式不僅給師生增添麻煩,延遲了快遞員的工作,甚至造成二次配送,也對校園環境產生了影響。
(2)無法滿足“門到門”服務,降低了配送效率。快遞本身是具有快捷、安全、高效的門到門服務,但就目前現狀而言,這種優勢難以為繼。由於學校對快遞配送人員進駐校園管理較嚴,因此就做不到上門派發快件和收件業務。上門服務的缺乏在給師生寄、取件帶來不便的同時,也限製了快遞企業業務的提升。
(3)快遞人員服務質量不高。由於快遞公司的業務人員招聘要求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導致很多快遞人員服務態度不好。比如在派件過程中的貴重物品丟失和破損現象嚴重,寄件過程中隨意提高價格,造成消費者的不滿;同時還存在在配送作業過程中,為了提高配送效率,快遞人員大多不願等待較長時間,客戶驗貨時態度急躁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