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保密管理工作之我見
管理縱橫
作者:魏勝男
【摘要】隨著企業競爭的日益加劇,保密工作越來越來越凸顯出它在企業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本文闡述了企業為什麼要開展保密工作及企業如何開展保密管理工作。
【關鍵詞】企業,保密管理
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企業間的競爭日益加劇,為此保密工作麵臨著新的形勢,麵對著新的挑戰,肩負著新的任務,保密工作也就越來越來越凸顯出它在企業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保密就是保生存,保密就是保發展,保密就是保優勢”的觀念逐步得到國內外企業界的廣泛認同。因此,研究和探索企業保密工作.推進保密工作創新,提升保密工作效能,對維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控製力具有重要意義。
1、企業為什麼要開展保密工作
1.1依法確定國家秘密是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
國家秘密:國家秘密是指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隻限一定範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國家秘密本質特征是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家秘密程序特征是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國家秘密時空特征是在一定時間內隻限一定範圍的人員知悉。《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三條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第十一條規定:各級國家機關、單位對所產生的國家秘密事項,應當按照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範圍的規定確定密級。
1.2 確定企業秘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求
企業秘密:企業秘密是指關係企業的安全和利益,依照規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隻限一定範圍的人員知悉,企業秘密包括商業秘密和工作秘密。商業秘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由商業秘密定義可以看出,商業秘密具有秘密性、價值性和實用性。一般情況下,完整的保密措施應包括三方麵內容:一是明確規定被保護的信息為商業秘密;二是采取實際措施使被保護的信息不為外界所知;三是與被控泄露商業秘密的工作人員定有保密合同或製定對其有約束力的保密製度。工作秘密是指各單位在公務活動和內部管理中產生的,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公開的事項。工作秘密主要包括:不宜公開的工作計劃、規劃、總結、請示、報告、統計報表、文件、函件、通知、規定及有關記錄等。對於企業來講,保密即保守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普遍知悉,具有實際和潛在的商業價值,經權利人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商業秘密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對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因此,保密工作十分關鍵。
2、企業如何開展保密管理工作
2.1確定保密管理內容
2.1.1界定密級項目。密級項目界定是指在本單位範圍內,針對秘密事項的不同種類(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工作秘密)和不同密級(絕密級、機密級、秘密級),按照一定程序確定秘密事項密級的工作。
2.1.2界定定密崗位。定密崗位是指按照涉密程度確定每個工作崗位(人員)的涉密種類和等級的工作。
2.1.3界定知悉範圍。知悉範圍是指掌握、了解、掌管國家秘密、企業秘密事項的崗位和人員。知悉範圍的確定,應當堅持“需要知道”的原則,知悉範圍由確定秘密事項密級的單位限定,知悉範圍的確定對象為在職職工、返聘人員、離職人員、借調人員等,對知悉絕密級國家秘密或絕密級企業秘密的人員須做出文字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