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通貨膨脹預期及管理問題的探析(1 / 2)

我國通貨膨脹預期及管理問題的探析

管理縱橫

作者:羅燕

【摘要】通貨膨脹是市場經濟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經濟規律,而通脹預期是對於未來通貨膨脹的判斷,直接關係到未來的市場信心。與通脹預期判斷相關的因素很多,其中央行的市場目標、當期的通脹水平以及信息的披露,在管理通脹預期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方式進行通脹預期管理。

【關鍵字】通貨膨脹預期,管理對策

一、相關概念

通貨膨脹在當今社會是一個非常為人熟知的概念,源於宣傳媒體的發展和我國通貨膨脹的現實感受。在經濟學定義中,預期一般是指經濟行為主體對經濟變量未來值的預測。通貨膨脹預期也就是對未來通貨的估計,是對未來的一種預判,通貨膨脹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包括了靜態通貨膨脹預期、外推通貨膨脹、理性通貨膨脹等類型。所謂靜態通貨膨脹就是不考慮未來其他意外因素的影響,而是按照上一期通貨的數據來估計下一期的通貨膨脹預期;外推通貨膨脹預期是指在考慮通貨膨脹預期時,完全考慮過去通貨膨脹率和將來的趨勢變化,綜合各種因素計算得出的通貨膨脹預期;理性通貨膨脹預期是指收集所有的與未來相關的通貨膨脹因素,並經過模型嚴格的計算得出的理論上最接近真實情況的通貨預期。

二、通貨膨脹預期的影響因素

通貨膨脹的發生受很多因素影響,除了受到經濟領域相關因素影響之外,也受其他相關社會因素影響,具體來說包括以下方麵:

1、央行的目標

央行的目標對於通貨膨脹的預期判斷起到重要作用,目標多樣化的央行,像中國人民銀行、美聯儲等央行一般都很難達到理想的通貨膨脹預期,因為這種類型的央行在關注貨幣的同時,更關注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就業、社會穩定等綜合因素,這種多目標的結構使得央行的貨幣政策不單純是處理貨幣問題而成為政策製定問題,因此在穩定物價方麵很難做到與預期相符合。我國央行在進入21世紀之後就提出了控製通貨的預期,但是多年的實踐發現,這種預期往往與實際的經濟發展狀況不相匹配,也最終沒有實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標單一的央行,例如英國中央銀行,其核心目標就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樣的價值目標使得其通貨預期往往在預期之內。

2、當前的通貨膨脹情況

對於未來的通貨膨脹預期的判斷,影響最大的必然是當期的通貨膨脹水平,當期的通貨膨脹率是判斷未來通貨膨脹的重要依據,是未來通脹理性判斷的基礎。而在對於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方麵,公眾存在著嚴重的馬太效應,如果當期的通貨膨脹較為明顯,對於未來的通貨預期則肯定會較高;相反如果當期的通貨水平不高或者感受不明顯,對於未來的通貨預期則會明顯較低。市場對於通脹的判斷往往被看做是民眾對於市場的信心,市場的信息強弱也會直接影響到通貨膨脹的市場預期。

3、信息交互和公眾認知能力

這裏的信息交互是指公眾能否接收到市場與通貨膨脹相關的信息,如果信息不對稱,也就不可能有對市場的預期判斷,在接收到信息之後如何甄別信息也直接關係到對於通脹的預期。除了信息的接受和分析,另外公眾對於通脹的認知能力也與通脹判斷息息相關,公眾的認知能力越強,則對於市場通脹的預期越準確也越長遠,反之則不能對通脹做出判斷。因此要準備的判斷通脹在未來的發展,就必須具有一定的通脹分析能力,也需要掌握足夠的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