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項目管理理論的考試組織研究
管理縱橫
作者:樊文君
【摘要】為了促進教務工作的有序進行,可以在學員考試中引入項目管理模式,文章通過對項目管理在考試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原理分析,闡述了項目管理的關鍵鏈,最後明確了項目管理知識在學生活動中的實現主要由啟動階段、計劃階段、實施階段、控製階段和收尾階段五部分組成,其關鍵鏈在項目實施和項目控製兩個階段。
【關鍵詞】項目管理,項目,組織考試
項目管理是專業的管理知識體係,側重於縱向管理,宗旨是把事情辦得既有章法又有效率。項目管理可以滿足甚至超越項目參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對項目的需要和期望。它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項目中所遇到的問題,優化所需要的資源以及人員的配置,並且針對項目本身的特點,尋求項目在範圍、時間、成本和質量、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項目涉及人員以及需求和期望之間的相對平衡。不管是在中小學還是在各大院校,安排考試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將項目管理理論應用到考試組織,具有重要意義。
一、基於項目管理理論的考試組織原理分析
(一)在考試組織中引入項目管理理論的可行性
安排學員考試是指一項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學員參與的教學活動,也是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務而組織學員參加的一次性工作。結合項目的要素,我總結了學員考試安排對比項目管理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一次性特點。任何一場考試的安排都有明確的開始和結尾。考試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是事先確定的。第二,產品或服務事先不可見的特點。在項目前期隻能粗略地進行項目定義,隨著項目的進行才能逐漸完善和精確。任何一場考試的組織過程也都體現為一個向目標推進的逐步完善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該項目可交付成果的逐步完善,體現了項目管理的漸進性。第三,不確定性特點。人的認識具有局限性,在探索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其中的不確定性困難會給項目帶來風險。這種風險放在學校工作中,可以指班級或教師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比如學校活動衝突,大部分學員因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而不能參加考試等等。
(二)基於項目管理理論的考試組織理論框架
企業發展中的項目管理首先必須確定項目的總體目標,在到達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在每一個階段中的工作中,可以分解出無數個分目標或短期目標,即把總體目標分成為不同的工作包,接著以可實現的原則對各個工作包進行層次化分解,最後把這些的工作包交給不同的分管人員去執行。同樣,學員考試安排中應用項目管理,就是運用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結合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有針對性地調整各學校之間、年級之間、班級以及學科之間的組織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整合管理,有效實施和控製考試的範圍、時間、成本和質量要求,提高考試的影響力。
按照項目管理的基本過程,我們可以把組織學員考試的項目管理劃分為啟動、計劃、實施、控製和收尾等五個階段,並立足這種劃分辦法來研究其基本規則,探索考試中所要運用的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理論體係由以下三個方麵理論構成:一是組織考試的項目策劃理論,包括項目創意策劃理論和項目範圍理論、項目時間理論和項目成本理論;二是組織考試的項目實施理論,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項目風險管理理論和項目控製(範圍、進度、成本和質量)理論;三是考試項目的收尾(評價)理論。
(三)基於項目管理理論的考試組織關鍵鏈分析
關鍵鏈是一種全新的、革命性的思維方式,可以有效地縮短工期,提高項目滿足進度與預算約束的能力。關鍵鏈管理理論,即在管理中著眼於項目的關鍵鏈,加強對其的管理,便於抓住重點以提高項目管理的質量。項目管理目標可簡化為:在資源約束下,用最短時間完成項目。此種簡化決定了項目進程中的瓶頸就是該項目的各條路徑中,時間最短的那條路徑,即關鍵路徑。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將項目實施和控製設定為組織學員考試的項目管理的關鍵鏈。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麵,由五個步驟(啟動、計劃、實施、控製和收尾)來配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