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設計為了生活(1 / 2)

淺談設計為了生活

理論探討

作者:孫如

【摘要】設計與生活密切相關,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是科技物化的載體。設計充斥在我們生活衣、食、住、行的每個角落,是人類的創造性的活動,是對生活方式的探討。設計最終目的是要改善人們的生活,讓生活更輕鬆、更舒適、更值得享受。設計不僅是為了人類生活,更重要的是為人類更合理地生活。

【關鍵詞】設計生活,物質文明,精神文明

一.設計創造對現代生活的影響

設計師不僅僅是一個自我能力的發揮和表現,還應和社會的需求而產生的,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某種問題,從而滿足人們的生活基本需要;但是隨著設計的不斷發展,設計可始由僅滿足人們的物質功能需求上升到對人類精神文明的關懷,從而使得人們在物質上滿足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精神享受。

設計創造本不存在的具體器物,體現著人們對生活的不同認識和態度,並在體現這種精神因素的同時以具體的器物存在設定人們的日常行為,從而引起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設計與生活密切相關,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是科技物化的載體。設計既是文化現象也是商業現象,其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形態的延伸,它與人類衣、食、住、行等生活形態密切相關,目的是創造更為合理的生活方式。從人類的進化來說,創新是做人之道,是人類進化的動力,是極端必要的。從人類文明的起源來看,設計與藝術在人類早期的活動中是融為一體的,我們很難區分出早期的工藝形態和藝術形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紐約設計的黃金時代,圖釘工作室開創了插圖與設計結合的新形式,帶來自由活潑的氣息。他們采用拚貼手段、融合個人觀念,被稱為“圖釘風格”。當時電腦尚未普及,插圖、海報都以畫筆和傳統紙張創作,他們將圖片、剪報和明信片釘在公告板上,“圖釘”一名因此得來。

後現代主義是主張滿足人的審美、人的欲望的設計理念,反對形式主義的條條框框來限製人的思想和欲望。因此這張作品就是後現代主義興起的一個代表作,海報的設計風格張揚,自由的去表現,在滿足通知和表達的信息的基礎上,給人以一定的審美需求,為人們的生活帶去色彩。

二、設計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啟示

設計作為藝術,產生於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一開始是作為社會生活的反映而出現的,原始藝術最明顯的特征是藝術和實用相結合。當原始的先民們拿起石頭進行打磨時,設計也就在此刻誕生。工具的製作就是一種偉大的設計,它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開始。石器由此也成為了人類最早的藝術品、最早的產品設計。因此,我們將設計定義為一門藝術,一門審美與實用功能相結合的藝術。設計藝術是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是一種可以改變生活的藝術。設計房子,用來遮蔽風雨;設計倉庫,用來儲存糧食;設計衣服,用來禦寒遮羞;設計車輛,用來代替步行。

設計裝飾美化生活,生活又促進了美的創造。設計就是生活,生活的中心是人,設計以人為主體,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過程。設計充斥在我們生活衣、食、住、行的每個角落,是人類的創造性活動,是對生活方式的探討。設計是超前的,是對未來的籌劃,是知識經濟轉化的一種表現形態。設計藝術的發展與工業生產、科技進步、城市建設、民眾生活等諸方麵因素有著密切的聯係,它是科學與藝術的結晶,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設計是一種實用性的藝術,目的是為人創造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它從來都是為了人類生活而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