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女性勞動者勞動權益特別保護研究(1 / 2)

中國女性勞動者勞動權益特別保護研究

理論探討

作者:張靜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女性勞動者的社會地位日益提高,對女性勞動者勞動權益的特別保護也越來越多的得到關注,但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係統梳理了對女性勞動者進行法律特別保護的必要性以及當今中國對女性勞動者所采取的保護措施現狀,分析了其中法律方麵的不足之處,並最終歸納出針對這一問題的完善措施,希望為進一步研究我國女性勞動者勞動權益特別保護問題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女性勞動者,勞動權益,法律,特別保護

一、背景介紹

2005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年修正)》在就業、獲酬、晉職、晉級、職業評定等方麵保障了男女平等的勞動權利和社會保障權利;2008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在勞動合同的解除方麵對女性勞動者的勞動權益進行了特別保護;2012年4月18日國務院第200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與此同時,各地方也有以保障女性勞動者勞動權益為目的的特殊政策和規定,例如《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上海市勞動保障局關於女職工哺乳假的規定》等。

二、對女性勞動者進行法律特別保護的必要性

(一)女性勞動者自身生理特點需要法律特別保護。與男性勞動者相比較而言,女性勞動者在生理上存在一些劣勢,如情緒波動較大,生理期時身體和心理均會出現一定的變化,且在普遍意義上,女性勞動者在體力上遜於男性。這種特點使女性勞動者麵臨著多於男性的挑戰。另外,婦女對哺育後代、進行人口再生產有重要的作用。由於她們所擔任的這一特殊社會任務,導致其處於孕期、產期、哺乳期時無法進行正常工作。故而更需要通過法律手段予以特殊保護。

(二)曆史因素造成了女性勞動者文化、技能等素質欠缺需要法律特別保護

長期以來,婦女的社會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且受社會主流觀念影響,其思想觀念開化性偏低,由此導致的女性勞動者文化、技能等素質欠缺。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婦女日益武裝的思想和頭腦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肯定,更加需要法律對其勞動權益進行特別保護,以鼓勵和促進婦女廣泛地參與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活動中,實現社會科學有效分工。

(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在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過程中,公平正義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實現男女平等更是重中之重。而如今無論社會思想還是法律措施都不能實現男女勞動者在就業、獲得報酬、晉升等各方麵真正意義的平等,這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繁榮發展無疑是不利的。於此而言,利用法律手段對女性勞動者施以勞動權益的特別保護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三、現行法律對女性勞動權利特別保護的不足之處

我國現行法律對女性勞動權利特別保護的立法相對比較完備,國家立法與各地方法律法規交相作用。現實生活中,女性參與社會勞動也日益廣泛。但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一)法律規定過於原則,缺乏可操作性。目前來看,對女性勞動者某些特別法律保護僅浮於表麵,用人單位易鑽法律空子,使對女性的法律特別保護措施成為一紙空文。處於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性勞動者往往得不到法律規定的待遇。有的公司甚至規定女性在受聘期間不得懷孕生育,或者直接拒絕聘用處於孕期或準備懷孕的女性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