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麵清單模式解讀(1 / 2)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麵清單模式解讀

理論探討

作者:祝珂昕

【摘要】上海自貿區的“負麵清單”模式是正在進行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模式的先試先行。自貿區探索建立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麵清單”管理模式是這次上海自貿區建設的亮點和難點。本文將探討上海自貿區"負麵清單"相關的法律問題及突出特點。

【關鍵字】上海自貿區,負麵清單,國際投資法

2013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中國經濟新的試驗田。《總體方案》重點涵蓋以準入前國民待遇以及負麵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協定規則,即上海自貿區將突破現有框架,在外商投資方麵實施多項改革措施。根據負麵清單管理模式的要求,自貿試驗區內將率先改革投資項目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管理、工商登記等審批環節。同時,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對於試驗區內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內資和外資項目進行備案管理。

1負麵清單概述

負麵清單實際上指的是一種對外資許諾開放的反向方式,實際上是定出一個投資領域的“黑名單”。在這個名單之外,“法無禁止即可為”,這種製度創新無疑將大為提高企業的投資效率。舉例來說,對於負麵清單中列明的限製和禁止外資投資的行業和業務,是不給予外資以準入前國民待遇的;對於未列入負麵清單的行業和業務,則內外資一視同仁。東道國給予外國投資者準入前國民待遇是在更大程度上實現經濟一體化意願的表現。

這與WTO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正麵清單”是相對應的概念,GATS僅要求成員方列名承諾對外開放的部門,而未列出的則被認為是不做開放承諾的,也即不給予外資以國民待遇。正、負之間,雖隻一字之差,卻體現了截然不同的投資監管理念。我國《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是典型的“正麵清單”管理模式。根據現行的外資企業法等法律,在我國的外商投資必須參照2003年國家發改委、經貿委和外經貿部聯合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開展。在這份目錄中,明確了鼓勵類、限製類和禁止類的外商投資項目,並在2011年進行了部分修訂,沿用至今。這種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一個弊端是效率低下,企業的合同章程必須在走完所有審批流程之日起才能生效,另一個弊端是審批製的灰色地帶太大,容易產生腐敗現象。相比而言,負麵清單可以簡化對外資進入的審批管理,同時擴大開放。同時,在外資準入方麵更加透明,對於吸引外商投資具有積極作用,有利於促進投資自由化。

“負麵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國際投資規則的新趨勢,世界上至少有77個國家采用這種模式。上海自貿區采用這種模式,主要是適應國際投資規則發展的新趨勢。根據負麵清單管理模式的要求,自貿試驗區內將率先改革投資項目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管理、工商登記等審批環節。同時,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對於試驗區內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內資和外資項目進行備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