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構想(1 / 2)

地方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構想

高教論壇

作者:王冬梅

【摘要】地方高校圖書館是組成圖書館體係裏的一份子,肩負著為高等學校研究與教學服務的功能,可是卻不能擔當圖書館的全部功能,下文通過地方高校圖書館作為討論對象,剖析高校圖書館本身的結構組成與發展前景,通過某種層次和特點,且聯係社會讀者群體確切需要的分類,闡述高校圖書館提供社會化服務的新篇章。

【關鍵詞】高校,人力資源,轉變

小學美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組成結構。良好的每種藝術活動,能夠使學校創造更佳的文化氣氛,培育和提高審美情趣的學生素質具備特別重大的影響力。

一、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必要性

(一)高校圖書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要求。高校的籌建與運作經費,除去學生上交的學費外,其餘大部分來自政府的財政撥款,哪怕作為民辦高校的辦學經費,還是會有部分的政府財政扶持和社會善款的捐贈。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無可替代的重大組成部分,它的館舍物品和書籍與數據庫電子讀物等,大部分也是來自政府的財政支持,換個角度講,哪怕用了國家納稅人的金錢,可是高校圖書館確實是占有一定的公共性,這在理論上成就了高校圖書館的公益性基石,社會群眾有權利獲得高校圖書館的服務。

(二)方便社會公眾學習並體現自身價值。大學圖書館為滿足社會需求適當的對外開放,會有很多積極向上的意義,因此,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學專家陸士楨教授提出:“第一,這是良好的利用社會資源,利於公眾學習新知識與科學文化知識等,促進信息流動,優良社會風氣,推進社會和諧發展,第二,通過信息傳遞,來增強公眾與高校的互動,增加高校的影響力,使學校信息化程度與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推進。"

二、地方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的途徑與方式

圖書館服務的最高境界是“無論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對每個人提供他想了解的文獻信息”。高校圖書館資源的豐富和資源使用率不高,和社區信息資源缺少有著互補性。當下,我們一定了解的不是對不對麵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問題,而是怎樣根據現有條件,對社會提供服務的問題。因此,高校圖書館是有責任來提供社會服務的。

(一)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首先要明確目標和計劃。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內容的進展,根據每一個高校各自實際情況來實行,符合實際情況的可以領先一步,而且要取得學校對這個項目的支持,另外還要結合各自的特點與目標,選擇具備業務特長的人來構成對應的部門,創建短期,中期,長期的發展前景,配合著該部門和其他部門,實行服務內容和具體任務,通過進行社會化服務來做好基礎工作,在實行社會化服務的同時,還要從有特色服務與優勢等方麵開展,在自身成熟的業務開始,先簡單後困難,逐漸安穩的進展社會化服務。

(二)建立區域內圖書館聯盟,共享資源,促進社會化服務。在我國家的圖書館體製是由很多等級組建而成的,通過上下級關係來劃分為公共圖書館係統,高校圖書館係統,科研圖書館係統,中小學圖書館係統等等,圖書館通常實在縱向領域比較容易形成聯盟,可是在橫向方麵,僅僅有很少的區域在其中,在本地政府和文化係統麵前,完成某個區域的資源組建,共享形式。可是在很多地方通常缺少領導,互相之間合作大多還是封閉的沒有聯係,高校圖書館可以先從這點具體著手,挑選交通方便,範圍目標不宜特別大的地方,先深入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中小學,社區等圖書館,經過資源共同分享係統,組建文獻信息的互相傳遞機製的服務流程,為廣大讀者提供網絡谘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