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對策研究
高教論壇
作者:楊瑛 朱世榮
【摘要】高職教育與傳統的高等教育有一定區別,高職教育更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有助於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現在很多企業都需要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高職教育要滿足企業的需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踐創新能力,對策研究
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社會培養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高尖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國的高職教育經過近20 年的光輝曆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止到 2013 年,全國具有招生資格的高職院校 1266 所,招生人數達 320多萬,從數量及畢業生人數來看,均占普通高校的 50%,這說明高職院校在我國社會!科技!經濟等項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現狀
近年來,高職院校在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距離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例如:有些高職院校的高等職業教育中的職業性比較匱乏,改革力度不大,特色不夠明顯,表現出一部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不強,創新意識較差,職業技能不突出。因此,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很有必要。
二、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社會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等行業提供了大量合格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也正是有了這些高技能型的人才做支撐,才使我國的各行各業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
1.是社會、科技發展的需要。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除了靠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外,還要靠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和專業特長、堅守在生產一線的能工巧匠做堅實後盾,隻有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勇敢的拚搏和創新,才能推動社會、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作為我國教育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地方經濟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提供高層次!高素質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重任。因此,高職院校就須秉承以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出發點,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專業特色為宗旨,以滿足地方經濟建設為目的,把專業辦在企業的興奮點和職業崗位的緊缺口上,努力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造就和培養具備一定的專業特長、專業素質、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滿足社會!科技發展的需要。
2.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作為高職院校是向社會!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和輸出高級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這個基地的產品怎樣達到市場需求的規格型號,這無形之中給高職院校提出了尖銳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立足,在發展中創新,怎樣才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不被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所淘汰,這就要在職業二字上下工夫!動腦筋!找特色,體現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特的辦學特色#隻有秉承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強校,以特色取勝的辦學宗旨,才能保障高職院校在競爭中取勝,在辦學特色上立足,彰顯職業院校的優勢,突出實踐技能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推進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