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升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研究(1 / 2)

提升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研究

高教論壇

作者:王軍海

【摘要】目前我國物流業發展已經逐漸成熟,但是相關的物流人才卻一直緊缺,而與之相悖的確是我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困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大潮中,如何提高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本文從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角度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解決辦法,用以提高就業競爭力。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率。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流管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一、高職院校的特點

高職院校,是高等職業院校的簡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類型,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麵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使命。

高職院校特點具有以下特點:1、使學生具備必要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基礎,熟練掌握主幹技術,側重實際應用。2、側重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3、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人溝通、合作共事的能力。4、重視實務知識的學習,強化職業技能的訓練。

在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下,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也要與時俱進,致力於培養對企業有貢獻,對社會有責任的綜合性人才。

二、物流管理專業的特點

物流管理專業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和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基礎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熟悉法規,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信息係統的手段、方法,具備物流管理、規劃、設計等較強實務運作能力,成為高級現代物流管理人才。

三、物流管理專業就業現狀

現在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普遍存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與企業對接難。物流企業在業務的迅速擴張中急於招聘物流人才,大批高職物流畢業生也急於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但在人才市場上雙方真正對彼此都中意的卻很少,物流企業抱怨物流專業的畢業生綜合素質不高、實戰和實操能力差、專業優勢不明顯而且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而畢業生卻報怨物流企業條件艱苦、工資待遇低、學無用武之地。

二是就業過程難。一些物流畢業生從11月就開始“轉戰南北”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有時被經驗的門檻攔在門外;從不放過的校園內外大小招聘會往往隻是得到一句“等麵試通知”的禮貌性拒絕;平時在網上搜信息、投簡曆的結果基本上是應者寥寥;女畢業生往往還會遇到“隻限男生”的性別歧視。由於屢屢“碰壁”,一些物流畢業生自嘲地稱自己為“拒無霸”。

三是轉變預期難。原以為畢業能迅速找到令人豔羨的好工作,享受高工資、高就業率的“雙高”待遇,對未來和工作充滿了憧憬。沒想到現實如此殘酷,競爭如此激烈、企業如此挑剔、工作條件如此艱苦、薪水如此可憐。現實和入學時的理想相差太大了,於是很多學生便打退堂鼓,抱怨聲不斷。

四、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提升對策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存在供需不平衡,理論與實踐脫節,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和踏實的理論基礎。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這樣才能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切實提現高職院校“以學生為主體”的辦學方針,努力推進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