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團隊領導視角的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協同提升研究(1 / 2)

基於團隊領導視角的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協同提升研究

高教論壇

作者:汪碧玉珠

【摘要】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對創新型人才的基本需求,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大學生的全麵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提升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團隊領導和團隊協同協作至關重要。

【關鍵字】大學生,科研能力,協同創新,團隊因素

隨著我國構建創新型國家戰略部署和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高校日益重視對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現有的傳統科研組織模式已難以適應時代需求。在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支持下,大學生參與科研的熱情日益高漲,立項數量和課題研究的質量也飛速增長。但是通過與在研項目的主持人深入訪談發現,在大學生日益高漲的科技創新熱情與現有的創新能力之間,在日益迫切的能力提升需求與現有的能力提升機製之間,均存在著一些矛盾。據發放400份的問卷調查統計得知:61%學生感覺團隊協作不夠,在“孤軍奮戰”;34%的學生認為因為缺乏有關群體協作和項目管理的相關知識,無法有效協調團隊成員。“1+1>;2”,團隊因素從團隊領導,團隊文化,團隊目標三個方麵影響著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從團隊因素方麵,對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協同提升問題進行研究有利於大學生科研團隊提高科研質量,建立有效的協同創新體係,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協同創新對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在信息大爆炸的現代社會,信息的共享給新時代的大學生提供了便利。便捷的信息獲取途徑與信息共享方式為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提供了保障。但是另一方麵信息體係的不完全和團隊之間的競爭又讓信息得不到及時的傳遞,協同創新的思想可以促進大學生團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協同創新不是指創造出新的事物,而是讓創新實體進行有效的交流,獲取有效信息,得到各方麵資源的的協助。在大學生科研團隊之間,適宜的協同創新可以促進團隊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效率,有利於推動大學生科研能力的整體提升。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可見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符合國家政策方針的要求。從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協同提升的影響因素來看,分為個人因素和團隊因素,對於個人因素,我們從大學生科研能力結構組成要素入手,將個人因素主要分解為科研興趣、知識基礎、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四個方麵;團隊因素主要包括團隊領導、團隊目標、團隊文化三個方麵。其中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影響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協同成長的諸多因素中,影響程度較深的為:“良好的團隊溝通與協作機製,友好、融洽的團隊氛圍,管理能力較強的團隊領導,明確、統一的團隊目標,善於發現事物的未知部分並執著探索的精神”等因素。可以看出其中團隊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的科研特點基本上是2-5人的團隊合作,這就不難理解大家對團隊因素的看重,所以基於團隊的協同創新可以促進大學生科研團的從競爭性協同向合作性協同演化。

二、團隊領導對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柏梯·弗瑞德霍姆曾發現,在諾貝爾獎的曆史上,“一位科學家單獨獲獎的情況是很罕見的。諾貝爾獎通常不是授予一位科學家,而是授予兩位或三位科學家,或者一個團隊。”可見,科研項目的完成越來越需要合作,團隊內部的合作和團隊與團隊之間的合作。一個好的團隊領導,一個切實可行的團隊目標與優秀的團隊文化是優秀的大學生科研團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而在著三個因素中,團隊領導是指向標,一個好的團隊能否做出好的成績不僅取決於團隊間的協作也取決於領導者的決策和方向。團隊領導怎樣充分調動成員的積極性,怎樣通過團隊間個人績效的完成來實現團隊的價值,怎樣領導自己的團隊在大學生科研團隊間通過合作性協同來實現自己的科研目標,提升自己團隊的科研創新能力,從而高效的完成團隊目標。

通過對在研項目主持人的訪談與課題的研究分析發現,其中有些科研項目的其中一部分內容是有所交叉的。如果大學生科研團之間是合作性的協同則會讓每個團隊之間的效率得到提升,科研能力有針對性的得到鍛煉,在科研團隊間的合作性協同中考驗的則是團隊領導的能力。團隊領導者在團隊間的合作性協同中可以通過錯位策略避免其他團隊的側重點,從不同的方麵解決問題。例如:有個團隊的研究課題是以全中國為背景的城鄉一體化研究,而其他團隊可以以皖北為背景來針對性的研究城鄉一體化。其中兩個課題在城鄉一體化中有內容的交叉,如果這兩個團隊之間可以信息共享不僅節省了很多時間,提高了效率,還通過思想的碰撞和創意的激蕩讓兩個團隊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協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