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
高教論壇
作者:郭麗麗
【摘要】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是決定畢業生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基於高職教育的教學特點,結合我院的教學現狀,指出了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提高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幾種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存在問題,提高方法
前言:我國從進入21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一代偉人鄧小平同誌曾經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師資”。溫家寶總理曾經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把發展職業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務真心成為麵向社會的教育”,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指出:“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這就對職教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體現在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手段的更新等方麵。而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能力。專業教師教學能力,一是要體現專業教師的教書能力,包括專業教師的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二是要體現專業教師的育人能力,則應從專業道德、專業規範、專業態度三個方麵的表現能力來解釋;三是教師最核心的職業能力應該是設計課程和組織教學的能力[2]。但恰恰在當前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在教學能力方麵存在的較多問題,嚐試提出了提高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的幾點方法。
歸納當前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1.教學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流於形式。由於職業教育生源複雜,教學難度大,與專業教師理想中的教學落差太大,導致教師逐漸表現出職業倦怠,教學熱情逐漸消磨,教學積極性下降,絕大多數教師隻單純教授知識和技能,對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等現象都置之不理,草草完成教學任務。
2.缺乏實際經驗和交叉學科知識的了解。近些年來,因為國家對高職院校的投入逐漸加大,很多高職院校購進了很多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實習設備,但不管是來自於普通高校畢業生,還是來自於職業師範學院的教師,都沒有專業性職業實踐經驗,也不知道如何開發和設計課程、如何教學,更無從體驗企業管理和生產組織。一些教師連在自己任教的學科專業的理論和實踐上都沒有進行拓寬和加深,更談不上對相鄰學科專業知識的了解和溝通。
3.對專業能力的理解不準確,學習能力弱。現代教學對教師的專業能力的要求更注重教師行為對於學生特定的認知行為與情感行為的影響。而很多職校教師對此認識很模糊。很多由高校畢業直接進入職業學校任教的教師,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毫無懷疑,認為所學的知識完全能夠勝任教學。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對專業最新動態的了解,忽略了對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能的了解,不願學習最新知識。
1.從公司企業引進專業人才。在企業服務5年以上具有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或技師以上的專業人才能很快適應高職院校的教學。這樣的人對公司的製度、管理流程、生產實際等都有較全麵的了解,一旦這樣的人擔任老師,上課時就能從實際工作出發,給學生深入淺出的講很多案例,學生聽起來不枯燥,愛聽,教學效果好。我們航天職院近幾年都陸續從我們基地兄弟企業引進了一批實踐經驗和理論水平都不錯的老師,學生反響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