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展職業技能大賽 促進高職教育改革(1 / 2)

開展職業技能大賽 促進高職教育改革

教研探索

作者:王鳳雲 孫洪洋

【摘要】職業技能大賽是職業教育的指揮棒,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學校能了解業界前沿,提升教師能力,培養拔尖學生,為學校揚名;而職業技能大賽更多將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改革,從培養目標&;課程體係到培養方式,這種影響是深刻的、持久的,代表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技能大賽,高職教育,改革

在我國,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種新的類型,辦學曆史不長,經驗不足,一直在摸索中前進,而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行,對高職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一、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教育改革的影響

(一)顯性影響

1.了解業界前沿。2007年11月在日本靜岡舉辦的世界技能大賽,來自世界 46個國家和地區 850多名青年技能健兒在50個賽項中競逐殊榮,這些賽項由傳統的工業技術如電氣布線及焊接,到最新的包括數控車床&;銑床&;信息科技及互聯網絡技術等業界前沿技術。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參賽學校新疆銀兔高級美容美發職業學校校長朱殿春說:“參加這種全國性大賽,要求從整體設計上與國際潮流接軌,這對於我們的教學理念和實操標準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2.提升教師能力。職業技能大賽是促進教師技能學習的良好平台。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學校一般都會組織一些集訓,指導教師會接觸到很多新設備&;新技術&;新技能。原來掌握的僅是教學層麵的知識、技能,指導教師必須先於學生掌握新設備、新技術、新技能,這樣就提升了教師的能力,開闊了教師的視野。

3.培養拔尖學生。參加競賽的學生,本來就是學校經過層層選拔產生的學習成績好、動手能力強和心理素質好的學生,又經過學院組織的強化集訓,參加行業、企業專家講座,接受了大量的新知識,掌握了大量的新技能。經過高強度的訓練,這些學生從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團隊協作能力到心理素質都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再經過全國大賽,和兄弟院校選手同場競技、較量切磋、取長補短、交流學習,他們的水平和沒有參加競賽培訓的同學已經有了天壤之別。

4.為學校揚名。在技能大賽上不僅有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還有世界銀行、世界技能大會等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和專家。同時大賽受到企業界的高度關注,有近千家企業到比賽現場觀看,其中位列世界500 強的企業就有20 多家。參賽學校通過選手的努力,摘金奪銀,在選手們精湛技藝背後,展示的是職業學校辦學理念的更新,辦學模式的創新,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學生的高素質和精神風貌,以及學校最新的教學成果,為今後學校辦學贏得了市場信譽度。

(二)隱性影響

1.影響培養目標。中國的高職教育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其存在與發展的主要任務是!麵向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適應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但其實很多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本科教育的簡化版、壓縮版,課程設置傳統,很難為企業接受。而本次大賽的 24 個競賽項目,從命題、裁判到成績評定,大都是以行業企業專家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