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心得
素質教育
作者:閆誌貴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活動,一方麵使學生掌握這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麵在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還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隻有這三個方麵的目標共同實施,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全麵素質。
【關鍵詞】素質教育,情感教學,課堂教學,評價體係
素質教育是科教興國偉大戰略的具體實施,是麵向21世紀的中國基礎教育的必然選擇。素質教育是在應試教育嚴重阻礙現代教育發展的情況下產生並發展起來的,是新事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能力、主動性、創造性等方麵素質,而且,素質教育在不斷深化、發展這為我們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實施素質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素質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而學校要落實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觀念、提高教師的素質,強化思想政治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進人現代社會以來,道德觀、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對學生來說科學知識越豐富、越深奧,就越需要教師的幫助,社會矛盾越尖銳,價值取向越多樣化,就越需要教師去引導。
教師從事教育教學要有過硬精湛的業務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係。了解學科的發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時還要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的指導。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教書育人,擔負起向學生傳授馬列主義理論知識,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教師不僅要有充實的知識,而且還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在教學中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這是新時期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
思想政治課本身體現了多學科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練好內功,綜合運用各種措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完善知識結構,不能隻滿足於“平麵的教書匠”,要努力成為“立體型”、“學者型”的教師。
成功教學實踐表明,一節深受學生歡迎的課,無不包含著豐富的情感。政治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學,其知識隻有通過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展現、情緒的感染,去觸及學生的靈魂,激勵他們的心靈,促使他們用行動去扞衛真理時,才談得上轉變為學生的信念。而隻有當知識轉變為學生的信念時,才談得上道德教育。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此外,思想政治課的網絡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內在的驅動力,使他們更加專心投人學習,“趣學”、“樂學”來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因此,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情感性和民主性是提高政治課教學效果的關鍵一環,重視情感在政治教學中的作用是實現知識—能力—覺悟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