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
作者:李偉華
【摘要】師生關係是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一定要提高自我的品質修養和道德水平才能夠用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去感染、感化學生,為學生的進步、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字】教育,教師,道德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對於學生的各種要求其自身也應該做到並且還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待自己的學生要寬容不慍、理解包容,體諒學生的態度、糾正學生的錯誤、感化學生的內心,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是最基本的教師職業道德。
1.用優秀的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就一直在模仿身邊人的說話方式、做事方法,模仿是我們接觸並學習外界事物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教育者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行為方法是最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育手段,如果教育者的言傳和身教不是相互結合的而是相互違背的,那麼他對學生傳授的思想和原則都被不容易被接受的,有時還會適得其反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這就要求教育者應該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加強自己的道德水平,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去身教於學生。學生在校期間與之接觸時間最長的就是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學生看在眼裏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著影響,教學應該理論聯係實際、灌輸知識與思想疏導相互統一,課程的教學以樹立學生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和世界觀為主要目的,這就要求作為知識傳授者的教師本身就應該有健康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繼而去感染、教育、引導自己的學生,讓學生心悅誠服的接受所學的文化知識和教師所灌輸的價值觀念。照本宣科地教師方式早已不被認可或應該被淘汰,教師應該加強自己的學識內涵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言行一致、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響學生,並給予學生正能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能有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打好堅實的基礎。
2.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自古以來,德無疑是先於一切人們所需要學習和養成的一種品質,德是一種優秀的生活態度,德行好的人表現在對於自己的嚴於律己和對於他人的關懷體諒。如果一個教師的德行好,學生便會願意親近他,師生間的關係應該親切自然,老師應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並影響學生,以德服人是一種人們普遍追求的高尚道德境界,它是人內在品質的外在表現,人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一個人的涵養和素質,作為教育者更要注重自己德的修養,教書育人,教師的品德修養都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教育者淵博的文化知識可以開啟學生的心智傳授學生生存的技能本領,而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則可以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藹寬容以德育人的教育方式方法是當今的教育者應該學習的一種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