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教育
素質教育
作者:高寶燕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國大文學家魯迅先生說:“教育植根於愛!”我認為教師的愛,就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執著、付出,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教育事業中,讓祖國的新一代快樂、健康地成長。
對祖國教育事業的愛,就是工作中,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本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生活中,注意自己的每一個小節,舉手投足為人師表,而這些小事卻連著千家萬戶,連著祖國的未來。教師隻有愛的真誠愛的深,才能更認真、更藝術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才能勇於承擔祖國的教育大任,才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從教30年,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名出色的教師,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愛教育,我愛學生,我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 這種愛,對我來說,是我一生不變的情懷。從上學起,我就敬慕老師,羨慕老師的學識,立誌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這種理想的引領下,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師範學校,如願以償地做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並且所教學科是自己喜歡的語文,至今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登上講台的情景,我懷著激動、緊張的心情,隨著鈴聲跨進教室,踏上講台,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麵對著一張張求知、真誠的臉,愛從心底裏升起,我要傳授我全部的知識,投入我全部的熱情,教育他們好好學習,好好做人,成為祖國有用的人才,我下定決心,要用全部的愛、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我所摯愛的祖國教育大業中。
帶著這種信念,帶著陶行知先生強調的教師必須“愛滿天下”的熱情,我走進了課堂,登上了教育這個神聖的舞台,工作中,我親眼目睹了教師們忙碌的身影,聆聽了他們不辭辛苦、孜孜不倦、潛心奮鬥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跡,親身領悟到了他們那為學生為祖國和人民甘於奉獻的博大情懷,我虛心向優秀教師請教,虛心接受領導的批評、指正,我深深懂得要想給學生一杯水,必須具備一桶水、一缸水,所以業餘時間我進行更深入地學習,係統地學習了“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各門功課,學習了有關教育教學的電腦知識,知識廣泛了,經驗豐富了,在教育教學這條路上,我成熟了,我能輕鬆自在的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以滿腔的熱情教學,藝術地教學,課堂上,用讚揚激勵的語言對話,用欣賞滿意的目光關注學生,一言一行透漏對學生濃濃的愛,因為我深深懂得:在愛的感召下學生才會主動傾聽、接受新知識,才能讓知識連同健康的思想理念融進心靈深處。
這種教學理念融入到每一篇語文課文的學習中,例如學習女作家李樂薇的清新的散文《我的空中樓閣》,為引導學生領略作者寄情於景向往安靜、自由的生活情感,我像教小學生一樣,先課下指導好一名朗讀出色的學生,反複演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課堂上,學生全體起立,端課本,由這名學生領讀:“……我出發,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為引導學生更精細地讀課文,把握好實寫“空中樓閣”寫作的角度,以及與之有關係的其他景物,我讓學生用彩色的筆描繪成一幅貼切的畫,學生很自然地用心讀、用心畫,爭著比較誰畫得更貼近內容,誰畫得更富有“詩情”“畫意”,最後,推選出一幅或二副最“形似”“神似”、最準確反映課文內容的優秀畫作,師生們共同欣賞、共同討論,端正地寫上題目“我的空中樓閣”,學生在討論、歡笑聲中既收獲了知識,又陶冶了思想情操,對下一篇課文充滿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