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
素質教育
作者:孫婧婍
【摘要】高校師德建設決定高校教師的素質和從業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國家人才的培養。針對高校青年教師存在的問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為指導思想和核心內容來加強高校師德建設,是高校提高青年教師師德水平緊迫性和實效性的現實要求,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德建設,青年教師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意見》中要求: “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高校擔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青年教師是高校培養人才的主要力量,他們的品質、道德、知識、能力、情感、行為等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青年教師不僅是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更是高尚道德的倡導者、實踐者和體現者,教師隻有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才能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職能的充分發揮。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切實提高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水平和層次,是當代大學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舉措。
一、青年教師師德現狀
1.重實利,輕底線。教師應該是引領社會風尚的群體,對他們有別於一般人群的要求。但是,高校青年教師中,有個別人突破了師德的底線,他們為了一些職稱、評優、基金項目等實際利益,有的利用學術資源謀取非正當利益;有的剽竊他人學術成果;有的違背學術規範與學術倫理,製造學術泡沫,這些突破底線,嚴重破壞學術風氣的行為,影響教師隊伍整體形象,成為高校師德滑坡的一個顯著的表現。
2.重科研,輕教學。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是教師師德水平的一個體現。科研指標的效益是顯性的,有多少論文、多少基金、多少成果就有多少名和利。而教學所產生的效益是隱性的。很多青年教師過分看重科研,參與科研項目的熱情遠高於參與教研項目,有的甚至把教學工作看成是一種負擔。輕視教學已是高校青年教師師德缺失的一個普遍現象,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學生。
3.重考評,輕交流。諾丁漢大學的每個學生每周都有與一個教師半個小時的麵對麵交流;香港中文大學規定每位教授每周陪學生共進3次餐;牛津大學每位教授每周必須與3~4位學生展開個人談話,或者是與學生交流。這些都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方麵。但是,我國高校中有些青年教師不願意在與學生溝通交流上多花時間,他們把教書育人工作僅僅看作應付學校考核所走的過場,對學生的思想狀況漠不關心。關愛學生是良好師德的一個基本要求,不與學生有效交流,師德就難以體現。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指導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思路
1.加大宣傳力度,塑造典型人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係下,師德師風建設內容上要加大典型引路,正麵教育和引導。高尚的職業道德的形成,也有一個從情感到觀念的提升過程,也就是對社會評價中褒獎、讚譽與否定、譴責與認可的正確感受能力,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形成對於教師職業道德內涵、標準的比較穩定的思想認識。現在高校的青年教師大多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教師,可塑性強,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強。青年教師在職業道德觀念方麵出現的偏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正麵教育、宣傳、引導力度不夠,因此通過對師德模範的塑造和宣傳來加強對師德師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