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體育素質現狀及對策探析
素質教育
作者:習蘇平
【摘要】體育素質是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生機和活力的重要體現。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教學相長互為因果的動態參與過程。高職院校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良好的體育素質對其全麵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應以提高學生體育素質、促進其全麵發展為目的,結合國家教育理念和學校培養目標,建設和組織起來一套動態的、科學的育人環境。本文在對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在院學生的體育素質進行翔實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提高學生體育素質、發展學生身心健康這一體育教育本質要求出發,分析總結該院學生體育素質的現狀及原因,並提出針對性對策和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體育素質,教學,現狀,對策
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中,身體素質是和生產總值、教育水平、社會保障等並列的重要指標之一。身體素質是體育素質的基礎,也是體育素質最重要的部分。總的來說,體育素質是指通過體育教育,使被教育者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體育文化素質、終身鍛煉理念等全麵發展的水平和能力。近年來,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以1996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為指導思想,對體育教學進行了全麵係統的改革,學生的體育素質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包括學習內容、體育成績、學習態度、學習動機以及對職業體能的認知等。但學生的體育素質中仍然存在鍛煉時間偏少、體育技能有限、自我保健能力欠缺、終身鍛煉意識遠未形成等問題。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等,對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740餘名學生及10餘名一線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試圖對我院學生體育素質把脈問診,提出了相應的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
一、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體育素質現狀
高職院校擔負著為社會培養一線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堅持全麵發展,全麵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加強體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確保學生體育課程和課餘活動時間,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誌堅強。高職院校體育是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連接點,承擔要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學生體育素質的現狀,對其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的體育素質,主要分為智力和非智力兩個部分:智力方麵包括理論、技術和技能,非智力方麵包括體育能力、體育意誌、體育習慣和體育文化。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是2006年9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並報教育部備案的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製民辦高職院校。現設有機械電子工程係、經濟管理工程係、外語係、建築與藝術設計係等8個教學單位,開設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應用技術等28個專業。截至2014年8月底,有全日製高職在校生4120人,建校以來,已向社會輸送高職畢業生2771人,為社會培養各類職業技能學員10000多人。學院致力培養適應廣東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所急需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目前全校設110多個教學班,在校生4500餘人,開設體育教學的年級為2013和2014級,扣除部分免體同學,實際參與體育教學的人數約為3000人,本次調查,筆者按照性別均衡、班次均衡、專業均衡的辦法抽取了744人。
通過對學生平均每周參加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58.7%的學生每周參加體育活動不到3次,有76.5%的學生每周一次體育比賽都不參加。這些都可以看出我院參加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的學生較少。根據座談和分析,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我院的體育課以傳統教育方法為主,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未能充分調動起來。同時,學院運動資源有限,加之較為繁重的學業壓力使得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機會通過體育比賽檢驗自己的體育能力。此外,絕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擔心孩子受傷,較少鼓勵學生參加對抗性強的體育比賽。
體育習慣是體育素質的重要內容。通過發放問卷,筆者發現,我校學生在自我鍛煉方麵較為欠缺。每周鍛煉6小時以上的隻占24.7%,1小時以下的占5.1%,隻有25.5%的學生能夠堅持平均每天鍛煉1小時,該指標離國家提倡的“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要求還較遠。據分析,造成該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很多學生體育基礎較差,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二是處於青春期的學生身體機能非常好,意識不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三是部分學生依賴電腦和智能手機,無法騰出時間參加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