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8月15日(農曆丁酉年七月十八),這一天是西洋曆中的禮拜日。遼東亞瑟(旅順)港內白玉山上俄軍派出了一個團的士兵在負責警戒,而居住在亞瑟的本地男女老少則攜家帶口早早的趕了來,人群中更是可以聽到微微的抽泣聲。
九點整,俄國關東州代理總督維特率領俄國在關東州的軍政官員,以及前來參加此次悼念活動的俄國駐清公使巴布洛夫、英國駐清公使竇納樂爵士、法國駐清公使呂班、德國駐清公使海靖、美國駐清參讚署理公使田夏禮、RB特使伊藤博文和清國兩江總督、特命欽差大臣李鴻章和其他參與活動的各國使節、清國官員一起緩步走上了白玉山頂。
此時的白玉山頂早已經被維特命人按照中國傳統的方式進行布置,在去年修建的萬忠廟前刮起了白色的招魂幡,並在廟前兩側的柱子上用漢字書寫了挽聯,除此之外在廟前還分派有專人向來賓發放白色的布條,維特接過遞上的布條,心情非常沉重的將布條綁在自己的腦袋上,配合著維特今天的一身白色西裝。
李鴻章走在隊伍的中間位置,看著前麵這個年輕的俄國人對中國傳統習俗了解如此之深感到意外和震驚,再看了看走在自己前麵正和竇納樂爵士侃侃交談的老對手伊藤博文,不由得眯起了雙眼思索起來。
“爵士閣下,露國等國對於遠東的染指之心如此明顯,難道貴國願意看到嗎?”伊藤博文低聲對身旁的竇納樂爵士說道。
竇納樂看了看前麵那個年輕人,又看了看周邊的布置說道:“伊藤先生應該知道,在歐洲事務中我們需要俄國人的幫助來遏製那些該死的德意誌人,雖然內閣對於俄國頻頻在遠東的行為很是不滿,但是必須考慮到歐洲問題。”
“爵士閣下,相比於龐大的露國諸國來說,初生的RB不擁有在遠東挑戰貴國的實力,我國很希望成為貴國在遠東的幫手,共同維護遠東、尤其是清國的權益。”伊藤博文回道。
竇納樂沒有回話,而是微微一笑接過白布學著維特的樣子綁到頭頂,然後隨著人群進入了“萬忠廟”內。“萬忠廟”,其實就是墓地前的享殿,總共三間,是去年清國直隸候補道員顧元勳接受旅順後修建的,享殿最中間殿堂匾額包以鐵板皮,書“萬忠墓”三字。
步過享殿引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巨大的墳包,一同參與祭奠的清國人望著墳包無不悲痛,而在場的清國官員中最悲憤的莫過於李鴻章,清日一戰徹底將他富國強兵的希望一掃而空,而後的談判更是將他的老臉丟盡。李鴻章看著那個巨大的墳包,不由得老淚縱橫,是他對不起旅順這三萬慘死的手足同胞啊!而此刻伊藤博文的臉色卻頗為尷尬,周遭諸人或不善、或怒氣、或譏諷的望著他,因為諸人深知那巨大的墳包下埋葬的30000多具亡魂都是RB軍人造下的殺孽。
維特在享殿與墳墓前的空地上命人早早搭起了簡易的棚子,這是防止這群養尊處優慣了的大老爺們被曬壞了,也是預防突然降雨把這些家夥們淋病了。維特走到一座大色大理石做成的墓碑前,彎腰下地將手中的的鮮花放在墓碑前,然後肅立一旁,緊跟維特身後的關東州軍政官員也一一上前,而後是清國兩江總督、欽差大臣李鴻章率領清國官員祭奠,在最後則是各國駐清公使上前,隨著排在最後的伊藤博文祭奠完畢,維特走到了諸人麵前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