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橫刀的宿命(1 / 2)

打秋風,囚徒們自然無法理解,但是登上山頂之後他們卻能深刻體會秋風的厲害。

山下,樹林茂密,一片金黃;山頂卻是白雪皚皚,寒風凜冽,冰冷刺骨。

這個季節是秋天,所以是秋風,但在山頂這片白雪世界裏,秋風就變成了寒風。

蒼山,一季四景。

山下、山根、山腰和山頂,隨著地勢、地質和海拔的變化,景色迥異,差距懸殊。

山下生機盎然,綠草茵茵;山腳花草泛黃,秋風颯颯;

山腰樹葉金黃,落葉紛紛;山頂白雪覆蓋,寒風獵獵。

隻有身臨其境,才能深切感受到這種獨特氣候的詭異和神秘。

“嗤嗤”的踏雪聲打破了雪山的寂靜,身著單衣的囚徒們嗬著熱氣一步一望的艱難前行,颼颼的寒風卷起褲腳,一股股寒流順著小腿逆行而上,與灌入上身的寒風不期而遇,形成對流,凍得眾人嘴唇發青,牙齒打顫,身體搖搖晃晃的哆嗦打顫。

好在他們還有希望,一馬當先的李錦龍、王天運和侯武六人早已登上山頂,在峰頂南邊找到一個麵積不小的石穴,並在洞口燒起篝火。

有火焰就有希望。

囚徒們一步三晃的向上攀爬,遠遠望著那紅彤彤的火焰都覺得溫暖,身上的寒意似乎正在慢慢消退。

“洞口隻留三堆篝火就行了,餘下的全都移到石洞裏;否則,目標太大,容易被追兵或浪穹寨的人發現。”

等眾人都趕到洞口,將上山時刻意撿的幹柴全都集中起來之後,李錦龍將王天運、侯文侯武五人叫到身邊,吩咐他們安排眾人進洞穴,並挑選身手好的兄弟下山打獵,給大夥準備逃生後的第一頓晚餐。

不多時,下山打獵的兄弟挑選出來了,總共一百零二人,加上李錦龍、王天運等六人,正好一百單八將。

看著眼前這一百多個凍得臉頰通紅、雙腿打顫卻依然挺直腰杆的青壯漢子,李錦龍滿意地點點頭,當即示意王天運將堆在石崖下的木製標槍和簡易弓箭分發下去。

這些木製標槍和弓箭都是李錦龍和王天運等人趁著上山歇息時製作的,雖然武器很簡陋,沒什麼殺傷力,但這一百多人總算有了防身的家夥,不至於赤手空拳下山狩獵。

木棍削成的標槍,野生柳樹折成的彎弓,弓弦是葛藤,箭矢是削尖的樹枝,都是簡陋的原始武器。

幸好,囚徒們突圍出城時還順手搶了一些弓箭和兵器;四十六張一石弓,五十個箭壺,餘下還有五十七把單刀和三十幾杆長槍。

這些兵器聽起來不少,實際上連武裝一支五十人的小隊都不夠。

兄弟們都知道目前的處境很危險,要想活著回到大唐,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且沿途之上還有許多未知的困難,可謂是步步驚險。所以,眾人雖然說不出李錦龍那樣“好鋼用在刀刃上”的話,但道理都懂。

是以就下山打獵而言,木製武器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刀槍弓箭要留到衝鋒陷陣的時候拿出來使,這是保命的家夥。

“胡全兄弟留下守洞口,最後上山的三十個兄弟也留下負責警戒,萬一遇到突發情況,也好有個照應,不至於被敵人一鍋端了!”收拾利索後,李錦龍不容置疑地下令,而後帶領七十多個兄弟抬腳就走。

“呃!這······”胡全憮然一愣,目送李錦龍、王天運等人快步下山,弱弱地喃喃道:“憑啥又讓俺留下來看家······”

******

雪山南麵,山巒起伏。

山林中積雪不厚,隻有山梁上殘留著薄薄的冰雪,兩側卻是古樹參天,黃燦燦的樹葉遮雲蔽日,異常茂密。

進入叢林半個時辰,七十多個兄弟相繼都有收獲,野菜、蘑菇、野兔、雉雞、鼴鼠·····等等,凡是能吃的都不放過,甚至王天運還接連射殺了兩隻成年麋鹿,收獲頗豐。

可是“帶頭大哥”李錦龍卻兩手空空,顆粒無收,別說野兔、山雞,就連野菜都挖錯了,摘得冬菇十分漂亮,色彩斑斕,嚇得眾人一身冷汗。

這蘑菇就跟漂亮女人一樣,越好看越要不得,否則,這是要死人的。

壽王李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當初意氣風發,歡歡喜喜娶了漂亮媳婦,結果不但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就連老婆都被人搶了。若不是他老子愛惜羽毛,擔心背上殺子奪妻的罵名,隻怕壽王小命不保。

王爺尚且如此狼狽,遑論平民百姓乎?

見微知著,以形補形。蘑菇顏色是越單純越好,味道好不好暫且不說,最重要的是安全。

身為老大,李錦龍非但不能拔得頭籌,反而兩手空空,這讓他很受傷,大失顏麵,鬱悶至極。

終於,隨著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傳來,李錦龍神情一振,毫不猶豫地伸手攔住解下弓箭、搭弓上弦的王天運,並順手奪過弓箭,貓著腰上前,小心翼翼地撥開擋住視線的樹枝,開弓上弦。這副弓箭是真家夥,是整個狩獵小隊唯一的一石弓,並配有一個箭壺三十支羽翎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