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相煎何急?(2 / 2)

昨夜攻破吐蕃營寨時,閣羅鳳率領五萬大軍橫掃大營,而後,放任李景龍率領浪穹軍追殺吐蕃敗軍,可他麾下的南詔軍卻沒有參與追擊,而是直接進駐浪穹峽穀,登堂入室,第一時間與白潔夫人會麵。

這一幕讓李景龍意識到,閣羅鳳此次率軍馳援,根本無意於吐蕃軍交戰,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迎接白潔夫人前往南詔太和城,討得皮羅閣的歡心,為他期盼已久的南詔世子之位再添一把大火。或許,這把火就是他登上世子之位最關鍵的一步,如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世子大位相比,打敗吐蕃軍的戰功又算得了什麼呢?

李景龍早已猜透閣羅鳳的心思,為此,他在出使太和城的返程途中就反複思考過,最終作出領兵出戰、置身事外的決定。

他這麼做,既能避開與閣羅鳳發生正麵衝突,又能避免與偏羅俟發生爭執、加深矛盾,最重要的是能避開女人的眼淚。

李景龍寧肯沙場流血,也不願看到女人傷心落淚,尤其是那近乎生死離別的眼淚。

而他能做的便是率軍痛擊造成這場悲劇的背後黑手——吐蕃軍,惟有如此,才能對得起白潔夫人收留景龍穀一行四百餘人兩個多月的恩情,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白潔夫人為何要嫁給皮羅閣?

因為她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浪穹寨十萬部族的生死當作畢生奮鬥的惟一信念,而她嫁給皮羅閣的初衷,就是為了解除浪穹寨之圍,讓浪穹詔能夠一代代傳承下去,讓部落族人能夠安享太平,不再躲躲藏藏的過日子,不再有戰爭和殺戮。

李景龍能夠理解白潔夫人的良苦用心,對她舍己為人的高尚情操,更是由衷地傾佩、讚歎,但是這並不代表他讚同白潔夫人的決定。

恰恰相反,李景龍極不認可,以和親聯姻來保全王國或部落的方式,這種做法既殘忍又愚蠢,純粹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如果浪穹寨淪落到需要“女人獻身”才得以保全的地步,那麼它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躲過一時也躲不過一世,早晚都會滅亡。

倘若這種事落在李景龍身上,他斷然不會如此作為,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奈何這事發生在浪穹寨,他是目睹者,卻不是參與者,自始至終,他都被排除在外,連插手的資格都沒有。因為這是人家浪穹詔的家事,而他隻是寄人籬下的“外人”,根本輪不到他插嘴說話;或者說,即便說了,人家也不會在意,完全不予理會。

此外,有一點不得不提,這便是白潔夫人對李景龍及其手下一幫兄弟並沒有多少恩情,既無特殊恩惠,也沒有額外照顧,雙方之間隻是彼此利用而已,無所謂好壞;之所以收留李景龍一行,也是因為他們這幫人有利用價值。

僅此而已。

正因如此,李景龍才會坐視事態發展,置身事外。

時隔一天,浪穹寨卻連發巨變。

吐蕃兵敗,浪穹寨解圍;閣羅鳳率軍進駐山寨,白潔出嫁;白潔一走,偏羅俟立時即位,浪穹寨易主。

然而,讓李景龍沒有料到的是,白潔夫人尚未走遠,偏羅俟剛剛坐上大寨主的位子,便迫不及待地對自己下手。

說起來,李景龍和偏羅俟還有同袍之誼,之前出使太和城時,沿途之上都是李景龍保護他的安全,而偏羅俟之所以能夠順利見到皮羅閣,也是李景龍的功勞。

至於兩人之間的矛盾,其實並沒有深仇大恨,充其量是意氣之爭,犯不上拚個你死我活。

如果非要說他和偏羅俟之間有仇怨的話,那便是偏羅俟擅自決定將白靈許配給閣羅鳳之事。

李景龍聞訊後勃然大怒,連夜潛入偏羅俟的寢室,不由分說,狠狠揍了偏羅俟一頓,打得偏羅俟鼻青臉腫,左腿骨折,還斷了兩根肋骨。

就這,還是李景龍手下留情的結果。否則,以他天生神力的妖孽體魄,三拳兩腳就能活活打死偏羅俟。

當時,他想著偏羅俟終究是白靈的哥哥,也就是自己的大舅哥。盡管大舅哥做事不厚道,背地裏挖“妹夫”的牆角,可終歸是親戚,揍他一頓出出氣便是,還能真把他打死不成?若是打死他,事後如何向白靈交代?

然而李景龍萬萬沒想到,自己對偏羅俟手下留情,偏羅俟卻記恨上他了,剛當上大寨主,就拿他這個“準妹夫”開刀立威。

煮豆燃箕,相煎何急?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李景龍不得不考慮,自己是不是該離開浪穹寨,返回大唐了?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