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穹寨,聚義堂。
大寨主偏羅俟起身下階,從穀口守將胡全手中接過一卷帛書,信手攤開,雙眸驟然睜大,捧著帛書的雙手劇烈顫抖,連帶著身軀都隨之戰栗,踉蹌著後退幾步,像醉漢一樣失去重心,搖搖晃晃。
看到偏羅俟當眾失態,竹靈倩疾步上前扶住他,低聲勸慰:“大寨主不必驚慌,不知信中所言何事?”
偏羅俟聞言神色頓變,深吸一口氣,將目光再次投向麵前的帛書,強作鎮定的一口氣看完。
旋即,雙手一合,收起帛書,他仰頭閉上眼睛,沉默不語,但堂內在座的眾人卻清晰地聽到他那劇烈起伏的胸口發出的“怦怦”心跳聲。
站在他身邊的竹靈倩見狀,心中一緊,一顆心頓時提到嗓子眼兒上,臉色憂鬱而沉重。
看到他二人的神情變化,坐在兩側的幾位寨主和眾將領受其感染,不禁繃緊神經,正襟危坐。
須臾間,堂內氣氛凝重,壓抑得許多將領透不過氣,屏住呼吸,憋得臉頰通紅。
“咳、咳!”
突兀而起的咳嗽聲,如一塊石頭落進一潭死水,瞬間打破了沉寂,蕩起層層漣漪。這是李景龍的聲音。
自南詔大軍圍困穀口大寨五天以來,浪穹寨上下如臨大敵,人人自危,惟有李景龍一直神情自若,絲毫不受當前局勢影響,臉上始終掛著笑容,似乎根本不把七萬南詔軍放在心上。
此刻依然如舊。
正當堂內所有人心情沉重、憂心忡忡之時,李景龍輕咳兩聲,清清嗓子後,語氣不帶一絲火氣的說道:“如果我所料不錯,這份帛書應該是閣羅鳳給我們下的戰書,而且,還不止戰書那麼簡單。
因為他率領七萬大軍遠赴數百裏征戰,戰事每拖延一日,就要耗費大量的糧草輜重;數萬將士要吃飯,上萬匹戰馬要吃草料,冰天雪地裏需要木炭取暖···等等。又因為他此次率軍出征頗為匆忙,且行軍速度極快,這就意味著他沒有時間也來不及攜帶充足的糧草輜重。
所以閣羅鳳迫切需要速戰速決,急於和我浪穹寨展開決戰,從而一戰定勝負,快速解決這場拖延了整整七年的戰鬥。”
說到這裏,李景龍故意停頓一下,不急不緩地端起身邊桌案上的茶杯,抿一口茶,然後拿著茶杯,微笑著示意眾將領不必緊張,放鬆一些,喝口熱茶暖暖身子。
可惜,堂內二十多個將領並沒有及時領會他的手勢,隻有跟他最熟悉的王天運、侯家兄弟、施望千和於贈等寥寥五人看懂了,當即拿起瓷杯喝茶緩解心神。
幾口熱茶下肚,身上的寒意被驅逐出去,李景龍接著說道:“截至今日,我浪穹寨已經連續五天堅守不戰,但凡上過戰場的統兵將領都能看出來,我們浪穹寨根本沒打算和南詔軍硬碰,更不會和它正麵決戰。這一點閣羅鳳心知肚明,畢竟他算得上是久經沙場的軍中宿將,而且還被南詔將士譽為‘羅鳳戰神’,由此足見他精通戰陣,老謀深算。
然而他明知道我們不會出關迎戰,卻還下書約戰,顯然他必定有所依仗,胸有成竹,篤定我們一定會應戰。可是他到底有何依仗,為何如此自信呢?”
李景龍長身而起,信步走到偏羅俟身邊,神色肅然的自問自答:“其實,答案很簡單,閣羅鳳早已探明我浪穹寨府庫空虛,糧食兵器緊缺,若不盡快與周邊部落交換糧食,我們根本捱不過這個冬天!
因此閣羅鳳有恃無恐,強攻穀口大寨不成,便索性安營紮寨,圍而不攻,企圖困死我們。與此同時,他也清楚,想要困死一個十萬人的部落絕非易事,至少需要三個月乃至半年時間,而他眼下亟需的恰恰是時間。
這是因為他閣羅鳳雖然有耐心也有時間等,可他那臥病在床的父親皮羅閣卻沒有時間等,所以他必須乘著皮羅閣還活著,盡早登上世子大位,而後利用皮羅閣的餘威,迅速掌握南詔軍政事務,盡可能趕在皮羅閣臨死之前接管南詔國。”
說罷,李景龍從偏羅俟手中接過戰書,看都不看,便舉起戰書說道:“這份戰書中,閣羅鳳不僅點明我浪穹寨糧草緊缺,還羅列出許多深明大義的大道理,其中無外乎‘顧全部落十萬族人、避免無謂傷亡、生靈塗炭’之類的說辭,假仁假義,威逼利誘,迫使我們不得不與他麾下的南詔大軍正麵決戰。大寨主,我猜測的沒錯吧?”
偏羅俟此時的表情很精彩,最初聽到李景龍的話時他滿臉驚訝,而後又神情疑惑,甚至還用質疑的目光看著李景龍,臉色忽明忽暗,陰晴不定;直到李景龍絲毫不差的說完戰書內容後,他的麵部肌肉已經麻木了。
“景龍所言與閣羅鳳的戰書完全一致。隻是我想不明白,為何你提前知曉?究竟是穀口守將胡全事先並報於你,還是···總不會是未卜先知吧?”既然已經和李景龍和解了,偏羅俟覺得就不該隱瞞自己的想法,於是直接將自己的猜疑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