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三月飄紅雪(1 / 3)

元太宗十二年冬,身染重病的窩闊台下詔,命長子貴由班師返回蒙古本土。等詔書抵達遙遠的西域,時間已過昔年,眾西征軍團正高歌猛進。南路軍在太子合丹的統帥下,繞過喀爾巴阡山進入馬劄兒。先後攻取魯丹、瓦剌丁諸城,前鋒進抵奧德河,威懾河西的日爾曼諸國。

中路軍兵分二路,進攻更為凶猛。奇襲喀爾巴阡山諸隘口,三日內破之,一路攻城拔寨,所過一律焚毀,主力軍順利挺進馬紮兒大平原。諸城相繼淪陷,聞訊大驚,集結十餘萬大軍,貝拉四世自佩斯進抵帛思忒城督戰。派人求援,厲兵秣馬,準備與入侵者決一死戰。

時值流年,教皇格利高裏和神聖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發生激烈衝突,兼之十字軍東征,無法組織整個歐洲的聯軍來滿足貝拉四世的請求。抵禦入侵者的任務主要由馬紮兒(今匈牙利)、波蘭、日爾曼、奧地利和條頓騎士來承擔,但,歐洲聯軍對蒙古人幾乎一無所知。

與此截然相反,拔都和速不台卻對歐洲政局有著詳細了解,然對陣兵力極為懸殊。蒙古西征軍傾囊而出十二萬人(實際不到),而歐洲方麵的參戰兵力為:波蘭騎士團約四萬人、奧地利騎兵約四萬人、日爾曼約六萬人、馬紮兒約十四萬人,共計二十八萬人。

波奧戰役如火如荼,除去波蘭和奧地利主力騎兵,蒙古北路軍麵對的敵人數不勝數。西裏西亞、法蘭西、條頓騎士團、波蘭和摩拉維亞的如雲步兵,盡管戰鬥力不強,但勢頭依然嚇人。

而且,波希米亞國王文西斯勞斯正率五萬餘混編軍團伺機而動,隨時策應友軍。盡管所謂的歐洲聯軍之間並不能互相協調,可無論如何,其畢竟擁有十四萬以上兵力,五萬餘南北方麵軍也許需要一場奇跡。

接到詔書,拔都順水推舟。南路軍早已出發,即便召回也需時日,派親衛軍先護送死對頭貴由太子返回沃倫城。集結大軍,耐心等候南北軍團會師,當然不忘派人刺探帛思忒城防。

三月三,一路燒殺搶掠,拜答兒自率兩路主力奔襲波蘭都城克拉克夫,大戰一觸即發。派人回稟軍情,周文龍率先鋒團對沿途敵眾發起暗襲,輕鬆獵殺一直持續。倉促應戰,敢於追擊的波蘭騎士團一律慘敗,少許潰眾徑直回竄。

援兵杳無音訊,得知沿途駐軍相繼潰敗,波蘭國王鮑烈斯拉夫五世氣炸肺。緊閉四門,派多路小分隊秘密出擊,全力刺探入侵者虛實。磨刀霍霍,養精蓄銳,做好備戰前的一切準備。一個無所畏懼,一個誓不言敗,血雨腥風再次籠罩波蘭境內最後一支抵抗軍。

抽空幹一把,揮師疾行,周文龍率幾無所損的探馬先軍直撲克拉克夫城。照例晝伏夜行,一口氣進抵距東門外約五裏的山崗下,方下令暫歇。趁天色將亮未亮,徒單克寧奉令帶一百死士尋找一百五十名先遣小分隊,估摸著人群已抵臨城下,眾將士才明目張膽燃起篝火。

烤食幹糧,痛飲馬奶,疲憊的周文龍不忘下令,“馬素仆,你帶上烤肉……攀上附近最高地,眺望城堡方向,看看敵軍有何反應?一旦察覺異常,用旗語告警。”

一路征戰,幾乎沒有日夜,同樣乏累的眾將士抓緊時間進食。孤軍深入,當然探馬四出,沒幾,左翼小分隊以響箭報警。一支,僅僅一支,敵軍至多五百人左右。也不理會,周文龍隻管大快朵頤,含糊不清寬慰作勢上馬的眾將領,“不用……緊張,敵軍……一日沒查清我虛實,一日……也不會傾巢而出。”

一直不見旗語,召回殿後美妻,遞上美食,閉眼小憩的周文龍隨口相詢,“我大軍有無消息傳回?觀沿途敵眾舉止,固守城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若膽敢出兵追擊,這幫斯拉夫羊算徹底完蛋了。”

“沒……沒有,估計離我們不會太遠……”大口吞咽,羅斯公主狂飲馬奶,“追擊倒也罷了,隻怕敵酋沒那個膽。”

“報,殿下派人傳令,命駙馬爺兵臨城下挑釁……”縱馬而至,羅斯衛士飛身躍下,“我大軍早合兵殺奔而來,伏擊地定在赫梅爾尼克郊外平原,請駙馬爺率部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