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回:街上飛雪心上佳人/茶中笑語習中才子(2 / 3)

在今天的日本,是文明國家當中男權相對強勢的,中國是不是完全的文明國家,這個姑且不論,在中國女權的強盛已經初見端倪。中國女性婚後不用冠夫姓,孩子也不是必然選擇父親的姓氏,如果一個男人帶著孩子出席活動,他這樣說:“我叫張大狗,這是我的兒子李二狗。”在舊式男人們看來,對一個男人來說,這是最大的侮辱。在今天的中國人看來,兒子不跟老子姓,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一個中國籍的女權鬥士,她擁有令人羨慕的婚姻,她的丈夫堅決反對她生孩子,實際上她也不想生,理由是生孩子有損她的健康。她在家裏不用做任何家務,她活在自己的工作裏,她在做一份自己非常喜愛的工作。如果她跟友人一起去酒吧狂歡而徹夜不歸,丈夫沒有任何怨言。她的丈夫有令人羨慕的高學曆、高收入,她在家裏向女王一樣,丈夫因為要伺候她而忙得要死,可他樂在其中,逢人就要吹噓自己過得如何幸福。

她寫過不少講述禦夫之道的著作,她的生活是許多美國婦女望塵莫及的,雖然美國人經常在電影中表現女性的強勢,實際上大多數美國太太是做家務的。美國男人大多粗枝大葉,他們都忙著拯救世界,家務這種事似乎不該由他們負責。在美國,你如果是男孩子,父親就帶著你去騎馬、打槍,鼓勵你加入橄欖球隊,爭取成為橄欖球明星。如果你是女孩子,對你的教育則完全不同,很可能是母親帶著你去學鋼琴或者藝術體操,希望你能成為體操明星。在中國有一群女人總喜歡裝出男人模樣,走路的時候把手揣進褲兜裏,一張口滿嘴髒話,提成光頭,隨地吐痰、一語不合就大打出手。

很多時候,東方人給人以含蓄內斂的印象,實際上東方人的比西方人的心理要陰暗的多。在西方,特別是美國,人們對校園槍擊案心有餘悸,但是槍擊案要簡單的多,輕輕的扣動扳機,一切就都結束了。而東方則不同,日本人喜歡玩兒刀,日本的暴力社團經常用刀火拚,用槍殺人似乎要比用刀殺人更文明一些。當然這麼對比是很有問題的,用槍火拚不如用刀火拚來的血腥。在中國搞到槍不容易,連刀具都受到了管製。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沒有校園暴力,中國的校園暴力更加令人發指。沒有槍、沒有刀,這些都沒有關係,他們有更扭曲的玩法。

社會上惡性的刑事案件頻發,不能簡單的說是槍支或者刀具的泛濫造成的。駁斥這種謬論最有力的的證據就是瑞士,在瑞士的每一戶人家都有槍,瑞士軍刀更是舉世聞名。殺人的不是這些武器,雖然這些武器的存在為殺人或者傷害提供了便利。治理社會上的刑事案件,歸根結底是治人心。為什麼要你要傷害別人?為什麼你用如此殘忍的手段去戕害同類?難道你的答案是因為有槍,因為有刀,所以我要殺人?

每一個殺人的人都有一個自認為能說的過去的理由,比方說你去餐廳吃飯,結果你發現你經常做的那個位置被別人坐了,你就理直氣壯的走過去,義正詞嚴的要求對方換到別的座位上去,如果遭到了拒絕,你拔出刀子就去殺人,人們在談論這件事的時候,沒有人去研究這個人為什麼會把自我放大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你經常在那個位置吃飯,那就是你的了?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刀子上,一張嘴就說:“如果不是這把刀子,就不至於釀出人命。”刀子也好,槍支也好,都是不會說話、沒有思想的公寓,魔鬼在人的心裏,治愈暴力之傷,最關鍵的不是禁止武器流通,而是要去除人心當中的魔鬼。或許在許多人看來去除人心當中的魔鬼,這個不容易做到。基於這個理由,無論它有多重要也不想做了。

禁止用槍殺人,拿刀一樣可以殺人。禁止用刀殺人,棍子一樣可以殺人。禁止用棍子殺人,繩子一樣可以殺人。禁止用繩子殺人,徒手一樣可以殺人。殺人不是一定要用這些東西才能辦到,毒藥一樣可以殺人。隻要有殺人的這個念頭在作祟,你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安全的。長期以來,美國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大家圍繞槍支問題進行了永無休止的辯論,這些主張控槍的人把槍支當做是問題的關鍵,這就好比你在趕車的時候不去趕牛,而是拚命的拍打車子本身。更何況你可以禁止人合法持槍,卻不能禁止人非法持槍,歹徒們永遠有辦法搞到槍,麵對沒有槍支百姓,他們更可以肆無忌憚的射殺了。

更讓人遺憾的是那些反對控槍的人也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確從去除人們心中的魔鬼這個角度去做,短時間怕是很難見效,但隻要持之以恒,有個十年功夫,美國的老百姓一定可以生活的更安全。汽車停了下來,秘書先下去把車門打開,小池清香走出來。一看到首相的車到了,立刻就有人去通風報信,很快東家就跑了出來,他滿臉堆笑,把腰深深的彎下去,說:“熱烈歡迎新科首相大人來我們店裏考察民情。”

司機掩口偷笑,秘書狠狠地瞅了他一眼,小池清香說:“我需要一間幹淨的屋子辦公,希望能行個方便。”東家立刻說:“大人請跟我來。”小池清香一路跟著去了,這個時候一位男店員過來說:“二位請跟我來。”他們被帶到一間靠近街麵的屋子,落地窗戶把例外隔開,一盆綠蘿讓人有了忘俗之感,草席上麵放著兩個坐墊,中間一個紫檀的盤子,裏麵放著兩個茶杯,一把茶壺。男店員說:“二位請坐,上峰把事情做完了,我再來請二位。”說完出去了,司機說:“方才我失禮了。”秘書說:“以後做事的時候,麻煩你看看我的臉色,我會給你提示的。你要是在工作上有什麼紕漏,我跟著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