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回:眾法師問及西來意/大喇嘛未道東去心(1 / 3)

必須承認,你認為很珍貴的東西,在別人的眼裏就是一坨臭狗屎,也許在別人眼裏很珍貴的東西,在你的眼裏就是一堆臭狗屎。井上純美看見他一頭杵在了地上,立刻他的腦袋上就有血水滲出來,井上純美絲毫沒有驚慌,她緩步來到電話跟前打了電話,沒一會兒有兩位護工和一名護士前來施救,井上純美甩了一摞錢,揚長而去。在如今這個年月,如果你去陪一位女士共度良宵,如果哪位女士長的還不錯,臨走的時候卻甩給你兩千塊錢,你要作何感想呢?也許你會拿著這一筆浮財去織女店享受織女非常專業的服務,也許你會拿著這筆錢去吃一頓好的。

在生存麵前,人是非常卑微的。井上純美漫步在街上,路燈暗淡的光撒在街麵上,淒淒慘慘的顏色讓她的內心填滿悲傷,她不是沒有憧憬過愛情,曾經她像是一張白紙,穿著警服騎著自行車在街上行走,那個時候陽光撒在她身上,她的心裏充滿光明和喜悅。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她會出現在歌舞伎町的織女店裏,在那些暗淡的日子裏,她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還能脫離苦海,甚至爬上很高的位置,作為衙門裏的長官,權力是一種非常誘人的東西,權力可以讓你光芒四射,可以讓你變得神聖和光榮,你像供奉在寺廟的神像一樣享受世人的朝拜,當人遇到問題的時候,總希望你能夠為他們做主。

擁有了權力之後,你需要的東西會追著你跑,你卻未必敢接納它們,這些東西並不是白給你的,人家要拿著這些東西來換取他們需要的東西,你有能力把他們需要的東西提供給他們,但這要做你要冒很大的風險。是本分的拿著非常值錢的東西去過相對清貧日子,還是把彌足珍貴的東西拿去換錢。一個人要在多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需求才合適,在很長一段時期,王羲之的後人都保存著他寫的《蘭亭集序》,到了最後保存它的是一位和尚,這可是稀世珍寶、價值連城,隻要你把它拿到市場去賣,交易所得足以讓你後半輩子衣食無憂。可一代一代的王家人都拒絕將這幅字售出,如果你拿著刀去搶,你也不要指望能得到這幅字,他就是死了也不會讓你得到它。現實生活這樣的人不多,卻也有一些。在日本,有一些規模很小的店鋪,卻依舊經營了好幾代人,如果他們願意,當然可以把店麵鋪的更大,他們也可以轉行,可日本人的性格就是這樣。從學校畢業之後去找工作,一旦被某單位錄用,他就在那裏呆一輩子。

在某個年代,中國人至少是在無意中學習了日本人的這種品質。他們把國家想象成一個大機器,而每一個人都是一顆螺絲釘,螺絲釘不能自行決定去出,組織讓你去哪裏,你就在那裏落地生根、發芽開花。中國人在井上純美的眼裏有些複雜,兩千年前,日本人曾經來中國訪問,獲得一枚印章,上麵寫著倭奴國王。在中國人的眼裏,日本沒有皇,而隻有王。然而在日本,天皇如果戴冕旒的話,他一定用的是十二串,不是九串,雖然日本是蕞爾小國,但在日本人的眼裏,這就是天下,統馭天下的人自然是天照大神的嫡係子孫及天皇。

為什麼中國人不願意接受日本的朝貢?理由很簡單,老子叫皇帝,你叫天皇,你這不是跟老子過不去嗎?唐真的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國家,它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遣唐使一批接著一批來,他們就是希望把這裏的好東西拿回去。不僅是對待中國,可能對所有國家都是這樣的,如果它感覺自己有能力消滅你,它就會想盡辦法消滅你。如果它意識到你是一個過於強大的對手,跟你打架純屬作死,它就會試圖跟你做朋友,並且虛心的向你學習。中國人的虛榮心是非常重的,外國使團來到中國,說一句皇帝萬歲,這些人憑借這一句話就能獲得豐厚的報酬。日本人雖然有過短暫的向中國稱臣的曆史,大部分時間日本人堅持與中國平等交往,當它認為自己自己已經足夠強大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提兵去打中國。

日本人對美國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呢?日本跟美國做了一筆交易,我認你當幹爹,你饒我一命。美國這個幹爹是實實在在的爹,你必須聽爹的話,為了保證這一點,在做交易之前,美國人就已經完全控製了日本。每一位首相上來都要戰戰兢兢的侍奉美國大爺,要是大爺不高興,你就得卷鋪蓋滾蛋。日本人當然不希望自己永遠生活在美國的羽翼之下,日本也想成為一個光彩四射的國家。它夢想有一天他們可以自己保護自己,有一天太平洋可以置於日本的控製之下,置於他們會不會走戰前的老路,這取決於日本的經濟情況,經濟繁榮,社會就穩定,這樣文官就比較有地位,他們就會堅持走和平道路。如果經濟凋敝、社會動蕩、這樣武夫就有可能走向前台,日本就有可能真的走上發動戰爭轉移國內矛盾的老路。

當然,一個奉行和平政策的日本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一個對華友好的日本。中國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有兩個問題要克服,在陸地上,俄羅斯其實對中國的威脅非常大,在海洋上,日本對中國的威脅非常大。中國要想跟歐洲做生意,印度、土耳其無疑是巨大障礙。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矛盾不僅在於領土問題,印度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家,一方麵它把印度洋看成是自己的內海,卻把南中國海說成是國際公海。印度也是有意建立陸地強權的國家,而這無疑要威脅到中國的利益,印度想要分割中國的領土,總之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印度是狼,狼總是要吃羊的,中國人想要恢複祖先的光榮,想法是好的,但實現這個想法要麵臨重重阻力。

為什麼印度對藏區有這麼大的興趣呢?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可以聯想一下蒙古高原,在傳統中國的時代,漢地的百姓遭受的威脅主要來自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人。蒙古高原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誰盤踞在蒙古高原,誰就會在這一區域處於進攻態勢。斯拉夫人長期被生活蒙古高原上的民族壓製著,成吉思汗建立的帝國逐漸衰落了,俄國逐漸崛起了,在那個瘋狂擴張的年代,俄羅斯人受到了大清強有力的阻擊,因為大清擁有蒙古高原。俄羅斯人在認識到了這一點之後,不斷的對這一地區施加影響,終於把這一地區從中國的身上撕了下來。俄羅斯人把蒙古高原的大部分都撕了下來,中國保留了一部分。對於俄國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巨大的成功,從此中國基本解除了來自中國的威脅。